我们在一个寒冬的下午来到巴黎,那个童年就知道有着埃菲尔大鉄塔的巴黎。
我们眼中的巴黎风光,在傍晚的塞纳河开始。
随着晚霞渐渐西去,我们游走在巴黎的昼夜交替中。
昼下•绿荫大道上的仰望
在巴黎最后的那个下午,冬风阵阵。


站在特罗卡迪罗广场上,是不少游人眼里“最适合欣赏铁塔”的那个角度:
常绿的草地、枯黄的法国梧桐、洁白的喷泉、通体金属光泽的铁塔、飞舞的白鸽,成为巴黎阴天里的暖色调。
若在树木繁茂、百花盛开、艳阳高照、天空湛蓝的时分,铁塔当是最靓丽的金黄。

从特罗卡迪罗广场走向埃菲尔塔下的这段路,无数次重温我们看过的电脑、手机壁纸:
从广场伸向埃菲尔铁塔的喷泉池像一条水上大道,池子旁的草地伴随左右。

当我们走到这座世人熟悉的建筑杰作下,仰望这上万吨钢铁架设出的钢筋铁骨时,视觉冲击与心中震撼,远不是看铁塔壁纸所能感受到的。

在铁塔下,清楚看到上万根钢条、数百万个铆钉的细节,这座从19世纪走来的最高建筑,仿佛带着笔者走到了另一个蒸汽动力的纪元。
傍晚•巴黎之巅的眺望
到了塔上,更感人之渺小,在四条支撑结构中的徒步楼梯上,攀爬的勇者们络绎不绝。从基座走到塔顶共1600多级阶梯的过程中,好像随时会被凛冽寒风刮走。
在瞭望台仰望深入蓝天的塔顶,是一次克服恐高的热身。
我们没有在瞭望台做过多停留,先直上顶层。

从二层瞭望台到塔顶之间的电梯,是通过滑轮连接的两个对置电梯厢,一个上去的同时另一个下来。
当我们到达铁塔的最高层,整座巴黎城市的车水马龙,只剩下了一阵阵风声。
相比地面的城市,我们更接近天空:
那些纵横交错的古老建筑群中,只剩下了地上的那根中轴线。
看到中轴线东端的蒙帕拿斯大厦,与铁塔并驾齐驱。

中轴西端的特罗卡迪罗广场,隔着塞纳河,我们刚刚在绿荫大道上,仰望现在站着的地方。我们和1个小时前的我们,隔着如此之远。

游人能到达的最顶瞭望台,离塔尖最高点约40米的距离,是那些硕大的天线与信号发射器。

在下一层的厢房里,隔着玻璃窗,没有了风声,巴黎剩下了安静与暖和。

当下到较低的瞭望台上,巴黎城又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开始能清楚的找寻到巴黎的景点。
我们能看到远处的蒙马特高地上,圣心教堂的轮廊。

我们看到细细的香榭丽舍大道,直直的通向凯旋门。

荣军院的金色屋顶,是铁塔上视野里一个闪亮的点。

夜幕开始渐渐降下,协和广场的摩天轮也亮起了灯。

铁塔外寒风阵阵、天幕暗沉,与铁塔内变幻灯光、人群热闹嬉戏,对比如此鲜明。


孩子们欢快的玩耍,是我们在铁塔上看到的最后一道风景。
离开了喧闹的人群后,我们便离开了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电视塔。
离开时,铁塔亮起了灯光。
就如在巴黎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在蒙帕拿斯塔上,看到的铁塔灯光那样。
到巴黎旅程的最后一晚,我们看过了埃菲尔铁塔的一个昼夜,又望着它开始新的轮回。

远望夜下的铁塔:
《巴黎|夜•蒙帕拿斯之巅看千万光束,是埃菲尔下的万千城市灯火》
关于巴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