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读《我与地坛》

读《我与地坛》

作者: 阙题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20:54 被阅读0次

    一 我与地坛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院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在双腿残废的最初几年,史铁生万念俱灰。名为地坛的古园是他躲避城市喧嚣和思考死亡的唯一去处。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也更容易看到自己。在这往后的十五年中,他从未长久地离开过这园子,风雨无阻犹如上班。因为这园子,史铁生参悟生的意义,领会上帝的旨意,也得以常感恩自己的命运。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也是这园子,史铁生感受到自己并不与外界隔绝,十五年间园子里人来人往,新人接替旧人出场,只有他的轮椅岿然不动。身体被禁锢,头脑就越发积极思考,思考的核心依旧是为什么而活。虽然知道死是一件不必要急着去做的事,但如何活依然让他陷入迷茫,目前还是“活着试试,不试白不试”。抱着试试和想让母亲骄傲的心态史铁生开始写作,在有了起色后却又陷入恐惧和迷茫,也让他重新开始思考。他认为自己活得像个人质,文思总有一天会枯竭。后来明白了,明白自己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你能与我一同笑看

    二 我二十一岁那年

    “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自然会忽略着科学,向虚暝之中寄托着一份虔敬的祈盼。”

    被双腿背叛的史铁生迎来人生的低潮,对死神的热情与日俱增。重压之下仅存的希望都转向了上帝,用目光在所有的地方都写下“上帝保佑”。对看起来无比荒诞的事物报以真诚的祈求,赌莲子能发芽,自己的病就能好;注意到“莲”与“怜”同音,就觉得“上帝终于要对我发发慈悲了吧”。病榻之上,难有无神论者。深深的无助让毫无瓜葛的读者都觉得心脏紧缩。

    但他活下来了。

    没去死的原因有很多,但史铁生提及最多的还是“友谊”,悉心照料的医生与护士,从乡下写信来软硬兼施劝骂并举的同学,以及名为“友谊”的医院,都成了他“暂且忽略死神”的理由。在小台灯幽寂而又喧嚣的光线里,萌生了最初的创作欲望。

    “在以后的年月里,还将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发生,我仍旧有时候默念着‘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精神的描述与引导。”

    三 合欢树、秋天的怀念

    对于母亲的感情,史铁生是后知后觉的愧疚。在他的心境差到极点的时候,母亲也已悄悄地病入膏肓,他却浑然不知。儿子身上所受的苦难,在母亲的心里是双倍的。地坛里有过轮椅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去世之后,那棵合欢树依旧茁壮,还开了花。这个世界真是无情,任凭栽种它的人多么艰难,仍然一心一意地生长。

    四 好运设计

    在与命运的辩论中最让人感到受益良多的,便是《好运设计》。史铁生这辈子遗憾和痛苦太多,在背运之后情绪逐渐平静或麻木了,想想来世,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一切能想到的先天优势条件都加到了下一世的自己身上,将一切能想到的后天优势条件充斥在下一世的成长道路上。但在如此美好的设计当中,出现了一道淡淡的阴影,他忽然感到疑虑和困惑:如此一帆风顺的人生,能否感受到幸福?成功的目的何在?这样的成功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走向死亡的时候也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多一点什么东西,这是一个绝境。

    但最后我们苦思冥想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我不会比史铁生写的更好。

    “过程。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只要你仍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事实上你唯一具有的就是过程......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从目的的焦虑转向对过程的专注......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

    获取幸福的途径,不是无休止的获取和神助的好运,而是从目的转向过程。人有贫富美丑之差,但是面对死亡的绝境这些都将归于虚无,要走出绝境,惟有从目的转向过程,我们从来能真正拥有的,只有过程。

    在地坛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谨以此篇,纪念史铁生先生,纪念地坛,纪念苦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与地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yz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