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生下来就要学会说话,从呀呀学语,到朗朗上口。如若不是生理上的残疾,到最后基本上都能说一品流利的话。
随着各种历炼之后,每个人说话的份量却各有不同,有的人可能因为职位而使自己说过的话很有份量,但大多数人是需要通过本身说话的艺术与技巧的运用才能使自己说的话具有说服与影响他人的力量的。那今天就谈谈5个可以提升说话力量的技巧:
用表演辅助表达
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的表达先陈述事实,再表达观点。比如你想对一位长辈表达感谢,你一般先陈述他对你的所有的帮助、教导的事实,等到他频频点头时,你再说“谢谢您”,那你的感谢在长辈看来多半是真心实意的。但如果是在公司的会议上发言,在公众场合讲话,就不能只是陈述事实表达观点的来一遍,而是要借助表演的方式来表达。你可以借助道具,可以通过调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辅助表演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
用听懂为解释铺路
很多时候由于每个人的受教育背景、经历背景不一致,你说出的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未必就是别人所接收或是所理解到的意思,人与人之间交流全是“我以为如何如何”,这个时候确认自己或是对方听懂很关键。用听懂为解释铺路,就是在说话过程中既要保证自己听懂对方,也要让对方听懂自己,用提问核实对方确实听懂了。
用“垫子”为问答做缓冲
这个垫子其实就是说得话能让对方有台阶下的介质。它可以是“赞美垫”,夸对方问题的好,也可以是“多人垫”,说对方的问题有代表性,还可以是“示弱垫”降低对方对答案的质疑。这些“垫子”都可以有效地为沟通起到缓冲作用。
用“共情”创造共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里所说的“共情”就是“迎合”,通过共情,快速对对方语言中的事实、观点进行逻辑分析,通过补充对方说的话等手段,使对方认可自己。在日常沟通情景里,怎么去迎合呢?很简单,如果对方说得是观点和看法,你就补充一些符合他观点的现象;如果对方陈述的是事实,那就把他的事实做一个总结,帮他提炼出一个观点,让他觉得自己很高明。这样可以让对方在受用、顺耳的情况下自然地向你的思路转移。
其实人与人之间说话的目的就是加强彼此的了解,建立关系。这种以“共情”为基础的迎合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必需的说话技能。
用“扑克牌”练习说话
这个扑克牌是练习说话的具体工具。
第一步,汉语词汇主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每一类词各找18个,18个形容词里面再分成9个贬义词和9个褒义词。把这54个词打印出来贴在一付扑克牌上。
第二步,随便抽一张牌,用牌上的词口述造句,这个句子必须是复杂的疑问句;接着再抽一张牌,用第二张牌上面的词去回答刚才你提出的问题。这是一轮说话训练。
第三步,当你已经能够熟练地用一个词语说出一大段话之后,就可以继续用两张甚至三张牌来练习了。
第四步,熟练后进而再限制话题,两张、三张或更多张牌组合使用,提高训练难度。
变身说话高手,从持之以恒的5个说话技巧练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