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艾哲·著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红妆闺秀
一、中国古代化妆品与其现代发展:从《香奁润色》到《花间十六声》
《香奁润色》由明代胡文焕编攒,全书由头发部、面部、瘢痣部、唇齿部、乳部、身体部、手足部、阴部、经血部、怪异部、洗练部、藏贮部构成,共计十二部,以美发、美容方子为主。
《花间集》由五代后蜀赵崇祚编攒,收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词集,花间派则是我国第一个词派。
第一章:净面洗发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宋书·乐志·陌上桑》
·净面
古人语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无论是面容姣好、肤如凝脂的姑娘,还是皮肤粗糙、面色蜡黄的女孩儿,对于面部的护理保养都是一样的。
胡文焕所著的《香奁润色》中,关于面部的美容养颜方子共有三十六个,其中洗面方占了三个,而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洗面洁面的方子也占了四五个,足以见得古人对于洗脸这件小事的看重。
那么古人是如何对脸部进行保养美容的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先来了解先秦时候的人是怎么洗脸的。
《礼记·内则》里侍奉公婆中有一段关于洗脸洗澡的描写:“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靧;足垢,燂汤请洗。”大意就是“这期间,脸脏了,就烧热淘米水让他们洗脸;脚脏了,就烧点热水让他们洗脚。”
为什么要用淘米水洗脸呢?因为淘米水含有碱,有去垢的功效,先秦的普通家庭里,老老少少淘完米的水都是留着洗脸的,大米经过淘洗留在水中的物质既能带走脸上的污垢,也能起到滋养面部作用,所以直到今天,这个方子仍然被不少少数民族沿用下来。你看那些少数民族的姑娘们明明没用什么化妆品,皮肤就是好得不得了,问起秘方,其实不过就是普通的淘米水罢了。
第二,古代最常见的洗面材料及美容秘方。
从先秦再往下说,就要聊到汉唐了,这期间出了不少名医,像华佗、董奉、张仲景,这三位是赫赫有名的建安三神医。东汉三国后,魏晋出了个两位名医,一位叫皇甫谧,一位叫葛洪,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金匮药方》就是这位葛仙翁写的。而再之后,便是妇孺皆知的孙思邈孙大夫了。
对于孙思邈的著作我不做评判,但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里留下的不少美容秘方确实造福了不少姿容平平的女性。这里,我就来公布一下孙思邈洁面最主要的配方:皂荚、猪胰、白面和香料。
皂荚就是肥皂荚,去污渍的植物。猪胰是猪的胰脏,对糖尿病、脾胃虚弱、乳汁不足、手足皲裂都有好处。而白面和香料则是起到调和的作用,洁面丸子被制作出来,不能有怪异的味道,还要保证颜色鲜丽,面粉和香料起到了绝大部分的作用。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洗面药澡豆方》:
“猪颐(五具细切)、毕豆面(一升)、皂荚(三)、栝楼实(三两一方不用)萎蕤、白茯苓、土瓜根(各五两)。右七味捣筛,将猪颐拌和,更捣令匀,每旦取洗手面百日白净如素。”
孙思邈晚年补著《备急千金要方》,写出了《千金翼方》,里面也有不少好的美容秘方,再贴一个澡豆方子: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澡豆方
丁香、沉香、青木香、钟乳粉、珍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90克,茉莉花、梨花、李花、红莲花、樱桃花、旋覆花、白蜀葵花各120克,麝香1铢。
捣诸花,别捣诸香,珍珠,玉悄别研成粉,合和大豆末7合,研之千遍,极细,密贮勿泄。润泽肌肤,增白添香。
澡豆是中国古代贵族美容必不可少的化妆品,就如同现在炒得火热的SKⅡ、雪肌精一样,在当时,化妆没有澡豆,就等于跟不上潮流。这股潮流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古代言情小说之中,但小说只可窥其一面,却无法将“澡豆”的辉煌写出。
这里有两个洗面去粉刺的方子,供大家参考:
淸·项友淸《同寿录》卷四·洗面香皂丸
甘松、藁本、香附、茯苓、细辛、三奈、茅香、川芎、白丁香、白芷、明胶、白及、白蔹各30克,牵牛(炒)瓜蒌根、楮实、冰片各15克,肥皂750克(煮,去皮),绿豆200克(略炒)
上药,除后二味外,共为细末,肥皂肉捣烂如膏,用绿豆粉捣和为丸。如干,加肥皂汁,捣二千下,丸如弹子大,阴干,瓷器收藏。洗面时将此丸擦手上,洗脸后搽面上,不可经水,1丸可用1月。
洗面护肤,治雀斑。
明·龚信《古今医鉴》卷九·玉容散
皂角3斤(去皮),升麻8两,楮实子5两,甘松5钱,山奈3钱,砂仁(连皮)5钱,天花粉1两,白芷1两,白及1两,糯米1升(另研),白丁香5钱(须腊月收者),绿豆1两(另研)。
上为末,和匀。量用洗面。
主治:面生小疮,或生痤痱、粉刺,并皮肤瘙痒。
以上的方子中大抵都有白芨、白芷几样药材,这几样东西也是美容美白中最为常见的中药。最近很流行敷七子白面膜,这里要说的是,除了药粉一定要打得细腻以外,不同肤质也要调和不同的液体,油性皮肤最好使用蛋清,而中性和干性皮肤则是使用蜂蜜或者牛奶为宜。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药粉过敏的人可以使用七子白的简化方,即用白芨、白茯苓和白芷调和。在上脸之前先在手背上试试,无问题后再用少量敷脸。
喜欢自制化妆品的姑娘们可以把膏子里的玫瑰香精一流换成香料,檀香、丁香等都是很好的香料兼药材,既安全又味美,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现代人的古方今用。
说完了洁面的历史,也讲完了一些方子,就该说一说现代人怎样利用古方美容了,也就是所谓的“古今结合”。
现代的生活节奏远远比古时要快,随处可见蹬着高跟鞋奔走的白领女性和画着得体妆容、开着轿车的女强人。这些女性看起来光鲜亮丽,风光无限,可是也时常为经年累月的工作加班导致的粗糙肌肤而担忧烦恼。而一遇到面部的种种问题,她们第一时间考虑的不会是中医调养,而是用国际大牌的护肤品来改善,这是不对的。
中国人的肌肤和外国人有很大的不同,适应外国人的不一定适合中国人。中国的水土养育了中华儿女上千年,这片土地上自然就有能帮助我们改善肌肤质量的药材。这两年兴起的“七子白面膜”、“古方紫草膏”、“绿豆面膜”也正是说明了这点。
说个改良后现代人可以用的古方:
淸·《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加味香肥皂方
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广零、阜角、甘松、白莲蕊、山柰、白僵蚕、麝香、冰片各60克。研极细面,红糖水合,每锭重2钱,外洗用。嫩面玉肤,除垢芳香。
这个方子是慈禧当年最爱用的加味香肥皂的方子,每颗肥皂都搓成丸子状,方便取用。其中的香料药材均有去腐化浊、开窍醒神、辟邪香身的功效。此方不但能改善皮肤营养,还可延缓肌肤衰老,是宫廷后妃们最为喜爱的洁面用品之一,洗浴完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洗发/护发
《诗经·小雅·采绿》描写的是妇人对于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深切的思念之情,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的头发乱蓬蓬的,要赶紧回家洗干净。”
古人把洗头发叫做“沐”,把洗身子叫做“浴”,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熟知的“沐浴”了。在古代很多文章诗词里,随处能够看见古人对于头发的描写,比如我们最为熟知曹植同学写的《洛神赋》里,就有一段对于宓妃面容的描写,而第一句就着重强调了其头发的美丽:“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仅从“峨峨”二字,便可看出曹植对于女性的发髻高耸的迷恋和赞美。
在古人的世界里,头发是身体中非常神圣、重要的一部分,含有人的生命与精力,所以古人才会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断发,在古人看来和“断首”的意义是一样,所以《三国演义》里才会有曹操“割发断首”这么一节。
而在封建社会里,头发和巫术也是常常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认为,如果把头发吃到肚子里是会有相当严重的后果,头发会在人的肚子里变成蛇,不停地搅动,《太平广记》和《唐书》里均有记载。当然,这种说法迷信成分居多,但是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头发的看重不单单是珍惜,更有一层敬畏、讳莫如深的意思。
所以,关于头发的清洁,古人是非常重视的。《仪礼·聘礼》云:“三日具沐,五日具浴。”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身上,那个时候水资源没有我们现在如此发达,但是人们对于洗沐这一块仍旧很讲究。要么用篦子,要么用水洗(篦子就是齿比较密的梳子)。洗发的最后一步是泽,即为润发,在这一步上,古人用得比较多的就是“香泽”了,即头油。(《释名·释首饰》:“香泽者,人发恒枯顇,以此濡泽之也。”)
贾思勰在其著作里,有专门描写其制法,现在把方子呈献给大家:
宋·贾思勰·合香泽法:
“好清酒以浸香,鸡舌香、霍香、苜蓿、泽兰香四种,以新绵裹而浸之,用胡麻油两分,猪脂一分,内铜铛中,即以浸香酒和之,煎数沸后,便缓火微煎,然后下所浸香煎,缓火至暮,水尽沸定乃熟。”
不同于现在市面上卖的火热的桂花头油,真正意义上传统的香泽要加入上好的清酒,加上纯天然的香料(鸡舌香即丁香,药材兼香材的一种)和一点儿猪油、两份麻油制作而成,用这样的香泽,头发不仅更为顺滑,而且香味清新,且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可以一试。
值得一说的是,麻油能令头发乌黑纤长,猪油生毛发去水肿。这里写出“桂花头油”的制作方法:
香发木犀油(木樨,桂花的学名):
木樨去茎,入瓷瓶,加胡麻油一分,油纸密封,置于锅内煎熬,静置,十日后,花油滤出,入罐密封。
说完了养发洗发,自然会说一说染发。中国的染发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而且人们不单单染头发,更多的是染胡须,咱们历史上第一个好染胡须还被记录在案的人是王莽无疑,他不想让自己的子民觉得自己看上去年老无用,便想着法子折腾自己的面貌,染胡须就是他的一种手段。到了唐朝,染发染须成了一种时尚风潮,刘禹锡在诗中说:“近来年少轻前辈,好染髭须作后生。”就是响当当的例证。古人所用的染发膏一般原材料是两种东西,一个是黑大豆,一个是覆盆子。黑豆浸泡在醋中数日,取出煮烂,过滤掉豆渣,熬制成膏状,用时随取即可。(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令白发换黑方:以醋煮大豆烂,去豆煎,冷稠涂发。)
但是这种染发膏虽然纯天然。无污染,却极易脱色,所以到了清朝末年,慈禧就开始使用进口的染发膏,因为这种洋货的持久度更高,比她宫中太监给制的染发膏子抹着更好。
在食补方面养发,最受人爱戴的食材莫过于珍珠粉了。这是个好东西,无论是皮肤上生了皱纹还是头发失去光泽,不时的来一小勺,不过大半年你就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居然美了不止一个程度。珍珠粉的调理是由内而外的,《本草纲目》语云:“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炉,能化面去黯。”
补上一个专治头发干燥脱落的方子:
元·许国祯《御药院方》卷八·洗发菊花散
甘菊花60克,蔓荆子、干柏叶、川芎、桑根白皮(去粗皮,生用)、白芷 细辛(去苗)、旱莲草(根、茎、花、叶)各30克。上药八味,粗筛。每用药60克、浆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洗发。治头发干燥、脱落。
古代人非常看重梳发护发,值得一提的是,从明朝开始,玻璃镜子就逐步取代铜镜了。这里写一个为宅女宅男而生的干洗方子:
明·胡文焕《香奁润色》·干洗头去垢方
藁本,白芷各等分上,为末,夜擦头上,次早梳自去。
不少人也时常熬夜而感到头痛难忍,这里有一个清御医范一梅为光绪治头痛所写成的方子:
淸·范一梅·活血散风洗头方
天麻(一钱五分)、桑叶(一钱)、薄荷(八分)、白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羌活(一钱)、银花(一钱)、川椒(六分)
水煎,洗之。
眉毛也同属于毛发的一部分,古人也很是看中,而对于眉毛生长最好的东西就是黑麻油了,滋润且馨香,这里要说明的是,一定要用生的黑麻油敷眉毛才有效。
生姜、石榴皮、诃子都是染发的好材料,其中的方子可以搭配出上百种,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但无论是中药的植物染发,还是外国化学制剂做成的染发膏,所求的不过为一个“美”字,但是若建立在健康上,中国的染发膏子则更胜一筹。但,方子只是一方面,想要达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程度,还是要靠内外兼修,后天不断学习得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