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读小学三年级时,我成绩不错。因我个儿比较矮,老师把我编在中间排的第二排。我在老师眼皮底下学习,很不自在。
教我语文和数学的是同一个老师——余民老师。
一次上数学课,课堂上余老师提问,考脑筋急转弯,抢答题。我连续举手几次,都回答正确了,心里美滋滋的,自信满满。余老师提问多次后,突然停顿下来,这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望望同桌,又望望余老师,鬼使神差的突然说来了句:“靠惊”呀(老家的方言),余老师又要出难题啦。其实声音也不大,话音刚落,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我偷偷瞄余老师,他也笑了。此刻我的脸刷地红了,当时我恨不得从墙缝隙钻出去。他们这一笑,感觉对我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心里特别不好受。
我免强上完一天课,第二日选择逃学。
逃学也得找个理由。我跟父亲说:“爹啊,现在家里又没钱,我不想读书了,在家帮忙做活呗。”父亲性格温和,低声说:“你才多大呀,就不读书了,在家能做啥,今儿在屋里玩一天,明天上学……”
我才不听,硬是懒在家里,放牛,寻猪草,割牛草,勤快得不得了。
第三天,我正在剁柴,突然听见邻居梅娃喊我名字。她跑过来递我一张折叠的纸,让我赶紧看。打开一看,上面用毛笔写着10个大字:“是人不读书,如养一头猪”。我问梅娃,这是哪个写的?她说:“是余老师呗,他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明天一定要把你带到学校……”
是余老师给我莫大的鼓励,让我有勇气再次踏进学校大门,继续读书。
三年前,我敬爱的余老师因病去世,知道后心里有些难过。余老师,愿您天堂安好!
那年我中考又落榜。父亲让我复读兴许能考上。我没听父亲劝说,执意回到家里跟着大人们学做农活。
既然没再念书,就得像个农民样,别人能做的事,自己必须要学会,我对自己说。
刚下学那会,正赶上清除苞谷地杂草。那时没有除草剂,地里杂草全靠双手一点一点地拨掉。或是用锄头除掉。刚学着拿锄头,总是不小心宰断苞谷苗。看到一根根活鲜鲜的幼苗倒在我脚背上,会让我心疼好久。还有手一直握住锄头把,酸疼无比。
于是我选择拨草。其实拨草的好处很多,不仅能保护苞谷苗,还可以用来喂猪和牛,它们吃剩下的可以做肥料。
那时大哥二哥都分家另过了。三哥虽住在一起,可他要做棕床框架,姐姐在加工坊编织棕床,四哥在村管理区工作,弟弟念书,父亲也在加工坊加工小麦。一大家子各司其职。家里农活就落在我和母亲身上。
母亲患支气管炎,不能太劳累。我每天清早起床去拨草,吃罢早饭了继续到田地拨草。双腿蹲疼了,换着双膝盖跪,从这块苞谷地拨到那块苞谷地,拨的杂草又背到猪圈喂猪,背到牛栏喂牛。见到猪牛吃得津津有味,别提有多开心。
看到苞谷地荒草丛生,性子急的我,心里特别堵,恨不得一天都拨完。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晒痛了脊背和胳臂,脸被苞谷叶子刺伤是常事。地里杂草清除完,紧接着要给苞谷上肥料,忙毕接着挖洋竽。总之没有清闲的日子。就算想做针线活,也得等到下雨的时候。
尤其到山坡上割牛草,特别害怕蛇和虫子,看到双腿就发软,想到牛天天要吃啊,我便用打山货的钱,买糖果哄着四岁的侄儿给我壮胆。割的牛草太多,又不想第二趟,只好将背篓装得满满的,再在上面插上木棍子。用两臂穿在背篓系里,双膝盖跪地,两手撑地,使出全身力气把牛草扛起来。由于草装得太满,回家又是下坡路,双腿不时打颤,摇摇晃晃地生怕牛草从背篓掉下来。
房屋背后一弯苞谷地四周半人高的杂草,没几天都被我割得干干净净,一眼望去,亮洒洒的。虽累,心里特别舒坦。
整个夏天,我的脸晒得黝黑,膀子晒破一层皮,手被镰刀割破口子,旧口子未好,新刀口子又出现,擦点牙膏,重复着昨日的活计。炎热的夏天一晃过去了,感觉还没好好歇会,接下来又得开始收苞谷。
久而久之,繁忙的农田活,仿佛与世隔绝的生活,我心烦意乱。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还有媒婆常到家里提亲。天呐,我才十六岁呀,我不想嫁人,我在心里呐喊。渴望读书的念头在心里燃烧。哎,可是没机会了。我白天忙活,晚上捂在被窝里偷偷落泪,也不敢跟父亲说。
就在我对生活彻底绝望时,万万没想到,在我离开学生生涯一年后,还有同学记得我。
那日,我割完猪草回屋,父亲从加工坊回来,递我一封信。撕开信一看,是我初中同学的来信。那年,她在县城读高中。信上她说县城有所中专学校招生,毕业后还分配工作,让我别把初中知识丢了。我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温习初中知识。后来,我再次回到学校读书,倍感珍惜。
中专毕业,又没找到适合的工作,再次回到家里,心情坏透了。
那年秋天,我们村来了一个烟叶载培技术指导员,姓陈。我们管叫他陈主任。有一次,他检查烟叶转到我们家。父亲好客,留他吃饭。饭后他坐门前场子边晒太阳,边抽烟。我在剁柴。突然他微笑叫我:“小云啊,你长得好像我的妹妹,留着长发,白肤又白晳......”
聊着聊着,便打开了话匣子,得知我实习单位的一个领导就是他亲叔叔,我胆子小,不知咋开口跟他说起我工作的事。在他快要离开我家的时候,父亲着急了,急忙把我叫到里屋,对我说:“云儿,我们住在山旮旯里,成天和土地打交道,你没有工作,我也办法,你赶紧给陈主任说吧,就当他多了一个妹妹……”
在父亲的催促下,我鼓足勇气,不好意思的给陈主任说起我工作的事。出乎预料,陈主任居然爽快答应。
大约两个月后,陈主任来信说:“小妹啊,工作的事你别着急,一星期后你直接到县城找我叔叔……”
我从贫穷落后的大山走出来,而今又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父亲,在我们那贫穷落后的山村,大都家庭重男轻女,女孩子要么读书半途而废,要么未入学。父亲并没因家庭贫困,因子女重多,因我是姑娘,放弃对我的教育。他用爱为我撑起一片蓝天,照亮我的人生路,给了我想要的生活。
可是我没有报答上父亲的养育之恩,是我今生最痛苦的往事。
我的同学,给了我继续念书的机会,好心的陈大哥,给我引路。婚后,面对失业的痛苦,爱人鼓励我,无论生活遭遇了什么,都不要放弃学习。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购买了一台电脑,让我在家练五笔,掌握了一技之长。为我今后参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路走来,有笑有泪有收获。感恩我的父母,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所有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