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看了你很多文章,受到了很大启发,但为什么我总感觉离解脱还有一层障碍?我回答:因为我还留了一手。你看我文章受到启发,如果你的悟性足够,那么你也能完全领悟,如果你还不能完全领悟,或者说你还不能无碍解脱,那你可能就还差我这最后一手。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把这最后一手也写出来?难道你觉得我写得还不够透彻?我能写的的确都写出来了,剩下最后一点恰恰是不能写的,无法通过文字的方式展现。这最后一点非常精微,如果你的悟性还不错,那这一点就能点石成金。
你看禅宗的公案,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通过阅读禅师的著作而了悟的,了悟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并不局限在文字上,文字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五祖是怎样让六祖了悟的?那个深夜五祖跟六祖在密室里交流了什么?这都是大可玩味的地方。精微的东西是很难通过单一的方式传递的。因为它发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有一点误会你就会错过。即使尘世之间,也不是所有的技术你买几本书看看就能学会学精的。即使一个厨师,他也可能不会把全部的手艺无差别的教给所有的人。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什么事情都不能说尽,要留一点余地,因为这个世上什么人都有。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很多人心地之坏,至少是超乎我想象的。你最好的东西,一定要留给最值得的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所以五祖的弟子那么多,也不是谁都能享受到六祖的待遇的。这在禅宗乃至佛道历史上是很普遍的现象。后来六祖又给他的大弟子们定下了规矩,绝不能将他的法传与非人。别说是普通的人,就是帝王又怎么样呢?达摩祖师见梁武帝,知道他不够格,转身就走了。这里面就有一个难以通过语言表达的心印,但是在机缘凑巧的那么一个瞬间,禅师就能够立刻点醒你,那么你就能够得到这个心印。这个瞬间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到来,但是如果没有人及时指点迷津,那么你就会错过,这样你的觉悟可能就只有停留在书本上而不是日常生活中。
在文字上我只能这样表达:解脱就是立刻发生的,就是让你的一切疑惑都变得轻如鸿毛的,就是让你不再矫揉造作的,就是让你想都不用想就呈现的自在,就是无在无不在的灵光。你所有的想法都落入了第二个层面,那都是纠缠。不管你是修行还是修心或者听之任之,都不是觉悟的表现,觉悟是杜绝一切用功和不用功,觉悟就是超绝,这样的超绝就是在无时间中发生的,你所有的想象都只是虚妄,你不需要拥有任何对大道的知识,你不需要打算说什么,表达什么,你立刻就是不属生灭的存在。
独处或走在人群里的时候,都不要调动你的意识来思维解脱,这当下就是不可言说的解脱,而你的一切思维都只是妄念,对于妄念,那就是越分析越虚妄。你现在就是不生不灭,你没看到这一点,一切问题就产生了。这就是我能公开说的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