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泉证道纪

天泉证道纪

作者: 桂叶圣 | 来源:发表于2024-12-06 15:14 被阅读0次

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宗,每与门人论学,提四句为教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学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绪山钱子谓此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
先生谓夫子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性之流行,着于有矣。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着于有者,动而动也。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底尽时亦不可谓之无矣。
绪山子谓若是是坏师门教法,非善学也。
先生谓学须自证自悟,不从人脚跟转,若执着师门权法以为定本,未免滞于言诠,亦非善学也。
时夫子将有两广之行。钱子谓曰:“吾二人所见不同,何以同人?盍相与就正夫子?”晚坐天泉桥上,因各以所见请质。
夫子曰:“正要二子有此一问。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须用为善去恶功夫,随处对治,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复还本体,及其成功一也。世间上根人不易得,只得就中根以下人立教,通此一路。汝中所见,是接上根人教法;德洪所见,是接中根以下人教法。汝中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病,故含蓄到今。此是传心秘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今既已说破,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然此中不可执著,若执四无之见,不通得众人之意,只好接上根人,中根以下人无从接授。若执四有之见,认定意是有善有恶的,只好接中根以下人,上根人亦无从接授。但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仍当随时用渐修功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汝中此意,正好保任,不宜轻以示人。概而言之,反成漏泄。德洪却须进此一格,始为玄通。德洪资性沉毅,汝中资性明朗,故其所得,亦各因其所近。若能互相取益,使吾教法,上下皆通,始为善学耳。”自此海内相传天泉证悟之论,道脉始归于一云。
《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一《天泉证道纪》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人之好恶,即此所说自性流动,其好其恶,非以其私心也。非其私心,故其好恶,即动而不动。其“仁”不动,其“义”不动。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孟子曰:“所谓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不动者,即“义之与比”,即“唯义所在”也。

“言不行,行不果”而自谓“大人”者,有其人,能“唯义所在”者,鲜。

相关文章

  • 天泉证道

    王阳明最后将他所悟到的那些道理,其实最后用四句话表达了出来,其实也就是致良知,而那四句话也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

  • 8月10日学习钱德洪录,主题天泉证道,

    今日学习钱德洪录,主题天泉证道,思考:企业治理,心法安在?天泉证道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

  • 天泉证道.严滩问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泉...

  • 王阳明天泉证道

    阳明二生,钱德洪(功夫),王汝中(灵性)。王阳明56岁出发征伐前夕,两位学生辩论不通,请教阳明先生,才有了天泉证道...

  • 王阳明临终前,终于道出了心学的最后秘密!

    阳明先生晚年,跟他的学生之间发生过一次名载史册的交谈,被称为“天泉证道”。在天泉桥上,他与学生就心学的最后问题进行...

  • 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泉证道 王阳...

  • 天泉证道四句教

    关于阳明心学,还剩最后一个关键点:天泉证道。读了几遍,不太明白,先把大体纲要捋一下,容我多读几回书,以备后补。 王...

  • 四句教:天泉证道

    作为明朝时期的大儒,王阳明曾经有这么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

  • 阳明心学的终极悟道——天泉证道

    阳明心学最后讲天泉证道,又被称为“四句教”,总结了人类与天地万物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认识和群体之间人性本质...

  • 四句教:天泉证道——阳明

    王阳明先生将自己悟出的致良知的思想总结成了4句话。 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4句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易之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泉证道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eb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