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57774/9efbe3f3df1ef501.jpg)
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1.
进入复习阶段三星期,离期末考试还有四天,距放假还有15天。
还没到最后,我就已经感到疲惫。
早在6月中旬,我推掉了几乎所有与专业无关的事情,包括书写和阅读,为的是能够心无旁骛地进入复习状态。
那段时间,很多课程也都陆续结束,我们因此得以空出比较多的时间复习。
每日除了按部就班地上课,其余时间基本流窜于各自习室。而且去自习室绝对要赶早,否则很难找到空位(临近期末,自习室实在是人满为患)。
一开始,我们中午还会回寝室休息,室友几个一起唠唠嗑,吐槽医学生活,才肯睡去。后来,也不知是谁先开的头,中午都不回寝室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角落暗自努力着,生怕掉了队。
可以说,这段时间我除了吃饭,基本都在学习,专注力也明显比平时高了不少。
有时,学着学着竟忘了时间,教室要关门了也不知道。直到管理员来提醒,才匆匆收拾课本离开教室。
不得不承认,我变成了自己从前讨厌的模样–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每日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单调得很。
只是这种日子,我们早该习惯。
就像病原老师说的,不想学习那就别学医,既然选择了,那就好好学。因为医学本就是要日日与课本为伴,马虎不得的专业。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欣然接受。
这样想着,就没那么累了。反而觉得这段时间发生了有挺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一到期末,各位同学就戏精上线,变着法子吐槽知识点之多,考试之难。各种段子、表情包层出不穷。
写题碰到稀奇古怪的病例时,总喜欢对号入座。我记得前两天看到某同学分享一个病例,说是学习时剧烈头痛,躺下可缓解。那症状简直和我们复习时的状态如出一辙,因此,她便自主地给自己安了这个病。
还有我室友小雅。前段时间,她几乎每次见到我都会向我诉苦,说她如何如何累。次数多了,我一见到她人就能猜到她下一秒要说什么,心情也跟着郁闷起来了。很显然,她的消极情绪影响到我了。
我实在受不了,就把她骂了一顿。后来她还是想喊累,但一想到我骂她的话,到嘴边的"我好累"就变成了"我很快乐"。
虽然她表达的意思没变,但这两句话带给人的感觉真的天差地别。我乐意配合她。
于是,我们寝室的画风就变成了一群疯子整日整夜地说自己很快乐。
"学医不快乐吗?"
"快乐!"
"看标本不快乐吗?"
"快乐!"
学习使我快乐,我愿为之疯狂。
这样一闹,满身的疲惫倒是削减了不少。
2.
时间,在一阵阵翻书声中悄然溜走。我欲与时间赛跑,奈何却比不过时间。复习的速度远不及时间消逝的速度。
时光太瘦,而我的课本太厚,怕是复习不完了。
和室友谈及此事,知道这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安心了一些,但焦虑感还在。
随着考试日期的逼近,我的焦虑感越来越强,它就像一团热烈的火焰,随时可能灼伤我那紧绷已久的神经。
昨天,我复习微生物学。晚上去吃饭时,点了一份西红柿炒蛋。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下午看的内容,有一个细菌的菌落形状就是"油煎蛋"样的。再看着碗里的蛋沫,瞬间没了食欲。
勉强吃过几口后,回到教室打算继续看书。
只是,当我再次面对众多细菌时,不由自主地将食物与各细菌的形态联系起来,葡萄串状、菜花状、菊花状等等,越想越觉得恶心。
我才意识到,这几天为了赶进度,一直在看细菌学。兴许是看多了,产生了厌恶感。
我强忍着不适继续看书,效率却低到谷底,一晚上看不完一章的内容。厌学、焦虑,种种情绪掺杂在一起,压得我喘不过气。也是那时,我紧绷的神经慢慢松懈下来了。
一旦松懈,就很难再打起精神。我花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来调整状态,但效果并不佳。
同时,接到学校关于暑假安排的通知,要我们假期到医院进行为期两周的预见习。说好听点是提早了解医院的部门配置,接触病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说白了,就是去帮医生叫号、按电梯、清理垃圾等,净干些杂活。
假期总共才一个月,就有两星期在给别人打杂,我们自是不乐意的。况且期末考试还没结束呢,还没来得及放松,就要开始准备下个任务了,想想都觉得累。
下午,我本打算去实验室看标本,顺便把它们拍下来,结果我光是拍照就花了两个小时。想要把这几百个标本记熟还得花更多时间,不知是否来得及。
如此想着,内心的焦虑又加重了些。
3.
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使我的疲惫感一再增加。结果是,我学不动了,也不想学了。
吃过晚饭后就一直躺在床上,到点了也不去自习,可谓任性之至。
此刻,很想找好友聊天,但怕自己一开口说出的都是消极的话,给对方带来负能量,只好作罢。
百无聊赖中,无意间撇见书桌上的《花田半亩》,想起那位身患绝症的女孩,在病痛中坚忍微笑的样子,想起她满怀感恩的话语。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再一次浮现在我脑海中,催使我取下它,重温那些美好的字句。
随意翻开某篇文字,细细品读。无关内容,只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田维的文字,源于生活,却超乎生活。它不似真实生活中的热闹,也没有过多琐碎的事情。在这里,更多的是美好。
一个身患绝症,饱受病痛折磨的女孩,尚且能如此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幸的命运,心怀感激地活着,说出"我只愿幸福"的话语,何况我们健康活着的人呢?
我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
她的文字,似乎有种魔力,让浮躁、焦虑的我静下心来,跟着她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所以,每当我心情浮躁时,总喜欢读一段她的文字。用不了多久,准能定下心来。
就如同此刻,读她的文字,让我忘却时间,忘却烦恼。
累了,就停下来读一本书吧。让那颗浮躁的心,有地方可安放。
也只有喂饱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有精力奔赴下一场战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