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学佛心得学禅
《金刚经》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二)

《金刚经》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二)

作者: y湘水芙蓉 | 来源:发表于2020-04-07 22:32 被阅读0次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一个修道的四果罗汉,心里能不能有已经得阿罗汉果的念头?”须菩提说:“不能,世尊。”

        为什么呢?四果阿罗汉,也不是绝对的不来。大阿罗汉一定八万四千大劫,地球形成又毁灭,毁了又成,但是他不出定则已,一出定怎么办?也只有回向大乘,由般若智慧的解脱,才能成佛。所以小乘的前途,还是要回向大乘,由小乘的声闻,向这个大乘,才能真正成就。也就是说,真正四果的阿罗汉,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法证到空。如果你还有空的境界,就落在边见了。如果说你是无边,则又落在见取见了,这都是见地不真。所以真正的空,是没有空的境界可得。人的智力与心力有限度,所以才会产生这一种见解。所谓《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它是没有限度,没有范围的无限。

        须菩提说:“世尊,我到了阿罗汉的境界,却不会有证得阿罗汉果的念头。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念头,就是著相了,即是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须菩提说:“世尊,佛说我已经证得了无诤三味,在人类当中学问道德最高,已经超出欲界,不再有人类的欲望了。”

        须菩提说:“世尊,尽管你说我已经达到这样一个境界,但是我绝对没有这样一个观念,我不会认为我已经到达了人中第一,我更不会认为我已经得到阿罗汉道。”

        须菩提说:“世尊,假如你给我这个评语,说我已经证得了离欲阿罗汉,是人中第一,而我自己想都没有想,丝毫没有这个念头;假如我心里头有这么一个观念,您就不会说我是一个乐于寂静的行者了。”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法讲三界如牢狱,至于用什么方法逃出来,不论念佛,拜佛,还是诵经念咒,是禅宗、密宗、律宗、还是显宗,都不管,你只要有办法出得来就行。这就是佛说无定法的道理。

①“无诤三昧”: 无诤三昧,佛教用语,梵文Arana,音译阿兰那,华语「无诤」。梵语Samidhih,音译三昧,华语「正定」,就是入了禅定之意。「无诤三昧」,就是无我人、彼此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连真空亦无住,若有住者,即有对待,便生诤论,长系生死矣。

------------------------

        须菩提的心境和胸襟,阔达自在,为诸比丘敬佩。但也有人对他冷讽热嘲,说他整天痴痴呆呆,一点也不活动,没有什么了不起。

        一些比丘听了这语,为须菩提鸣不平,要和那些人辩论。须菩提劝这些好心的人说:‘修道的人要将讥嘲毁谤、逆境魔境看成是助道增上缘,可以依此消除业障。加强信心。再说诸法空性的真理,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凡无望,平等一相。辩白和争论,是有胜负心,与真理相违。’

        须菩提由于通达空性,所以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无恼无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ca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