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观《金刚经》(9)
群中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非常感恩大家,今天晚上我们继续来学习和体悟《金刚经》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上一次我们分享到,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陀所有教导我们进行生命修行、达到生命觉醒、觉悟自性本心的所有方法和教导,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法,所有的方法皆是随缘而变,针对不同众生的需要而给予不同的指导。
第九品则从修行的果位上来阐述,对于修行的果位同样不应生起任何的执着。第九品的题目叫一相无相分。什么是一相呢?一相就是自性本心之相,就是佛性之相,就是如来之相,而这个佛性之相、如来之相,它是没有相的。所有基于不同的修行阶段而提出来的某一个修行的境界,仅仅是觉悟自性本心终极真相的一个中途站,对于这些修行的中途站点,不应生起任何的执着。在佛陀教导小乘佛法期间,对于小乘修行人的修行提出了四个果位,而每一个果位都代表不同的修证境界。而对于这些修正境界,佛陀在金刚经这一品中教导我们,对于任何一种修行境界都不应去执着。不应执着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境界叫做某一个果位。不过,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心从攀援外界的状态收回来,安住于自己的内在,不再去追逐色声香味触法,不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迷惑,不再去攀缘执着,那么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叫做须陀洹,也叫做入流。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否?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小乘修行的第一个果位,叫做入流、入流果。什么是入流果呢?入流就进入了生命觉醒的道路,进入了正法修行的道路。那如何才叫做进入了生命觉醒的正法修行道路呢?在实际的实修过程中,当我们能够收摄自己的身心,将整个身心的关注的焦点收入到自己的内在,收入到自己的心中,或者收摄在你的佛号上,收摄在你的呼吸上,收摄在你的念头上,收摄在你内心的寂静上等等,都属于须陀洹即入流这种境界的不同阶段的体现。也就是说,从修行起步到能够无所入,中间有一个过程。那为什么又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呢?无所入,是从自性本心的角度来说的,自性本心本自离于色声香味触法,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自性本心觉性作用的体现,是觉性作用的一种随缘变化。当我们不再被这种变化相所迷惑,不沉迷于其中而脱离出来,安住于自心本体本身的寂静,这就叫做入流,也叫做无所入。当达到了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不再被这些外界的幻相所干扰所迷惑的时候就叫做入流。这个时候修行才进入了正轨。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否?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在佛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证得斯陀含果位的修行者,只需要再降生人间一次再修行一生,就可以达到究竟解脱的境界。所以名为一往来。而实无往来,为什么又说实无往来呢?是因为自性本心本自离于一切往来相,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这才是自性本心的真性,在金刚经中,名之为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否?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在佛经中对于阿那含这个果位的境界描述为,证得阿那含这个修行果位的修行者,当他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之后,他就不在示现于这个人间世界而安住在自性本心的空性智慧境界中,不再体现为我们这个世间的生命,所以说叫做不来,不再降生到人间来,因此叫做阿那含。但这仅仅是从现象上来说的。而站在自性本心的角度,每一个生命的自性本心都是无来无去的。所以说,虽然阿那含名为不来,但其实自性本心并没有生灭来去。所有一切生命的生灭现象,生死来去,都是映现在自性本心中的现象而已,而自性本心的本体却无来无去。所以说不管是入流,还是无所入,不管是一往来,还是实无往来,不管是不来,还是实无不来,所有这些概念都是不同修行阶段的一种指示,一个路标而已。而从自性本心本体的角度而言,所有这些语言对于果位的描述,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修行者所达到的阶段性的修行境界进行的一种概念性的描述,是一种方便的说法,仅在一定条件下相对成立。而从自性本心本体的角度,所有这些境界都是映现在自性本心中的境界,而自性本心的本体本自离于这些依不同因缘条件而变化的境界,而处于本自超越一切变化相的如如不动的一真法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否?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修行中的最后一个果位,是小乘修行的最高境界,达到阿罗汉修证境界的人,已经在自己的生命之中实证到了寂静涅盘的境界,实证到了自性本心本自无生无灭、本自超越生死的境界,不仅能够实证到这个境界,还能够以定慧之力始终安住在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本身已经成了生命的常态,不会因为各种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即为阿罗汉的境界。当这个修行境界名为阿罗汉的生命,还有这样一个粗大的物质身体存在的时候,名之曰有余涅盘。当这一期生命结束身体朽坏之后,依然能够安住于自性本心之中,不再受各种习气所生的境界所染,在色声香味触法各种境相中不被其所迷,而始终安住于自性本心本体的空性智慧之中,清明、觉醒、自在、自由,其智慧境界在这个空性智慧境界之中不再来去、不再动摇,这样一种境界即为无余涅盘。对于小乘修行来说,这已是佛法修行的最高境界了,完全达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但是对于大乘的修行来说,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不再示现于红尘世间,并非是最高的境界,而需要超越这样一种对涅盘的执着,既不住于轮回,也不住于涅盘,于一切境中随缘无住,无住随缘,自觉觉他,游戏任运。
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阿罗汉已经完全解除了对自我的执着,对[我]的执着之念,不会在他的心中再次生起,他已经完全看透了自我的虚幻,而见到了这个虚幻的自我背后那个真实的生命本体,那个离于自我妄执的空性本心,祂是无我的,祂是寂静的,但同时祂又是鲜活的。所以说,当阿罗汉有这样的念头,我得阿罗汉道,那么就有了我与法的区分,就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分别执着,就有了法相和非法相的分别执着,这就说明,内心深处的分别执着还没有完全清除干净,也就不能称之为阿罗汉。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须菩提在佛陀的诸多弟子中,被称为解空第一,也就是说,他对空性智慧的体悟,对空性境界的体证,是所有佛陀弟子中最出色的,而他所达到的这个境界被佛陀称之为无诤三昧。无诤,不仅仅是指没有对各种外界现象的分别、攀缘、执着,同时他还指已经安住于自性本心的空性智慧境界,对于自心之中的各种现象,比如念头、情绪、情感、思想等,皆已经彻底看透其如梦幻泡影的空性本质,对于一切内外现象的空性本质和究竟如幻性、平等性皆已经彻底了悟明白,并以定慧之力安住于此空性智慧之中,从而彻底离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彻底离于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着,彻底离于二元对立分别,已经达到了与自性本心本性智慧、空性智慧的深度契合,无动无摇,一体圆融。这样的境界即为无诤三昧,也叫做一味。在这种无诤三昧的境界中,是没有我与世界的分别的。所以说他不会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谁,或者去定义我是什么。当他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离欲阿罗汉]的时候,当作出了这样一个肯定的同时就产生了否定的一面,而自性本心的本体,与各种名相概念无关,没有任何所谓肯定和否定的区别。所以说如果须菩提有这样的念头,我得阿罗汉道,我是离欲阿罗汉,那么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乐阿兰那行者,阿兰那就是寂静的意思,就是涅盘寂静的那个寂静。阿兰那行就是寂静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盘寂静],这样的修行就是阿兰那行。而乐阿兰那行,乐,这个乐是快乐的乐,在佛经中发音为yao,但是它仍然带有[乐意]之意,乐阿兰那,即乐意寂静。以悟入本心、安住于寂静的本心这种修行为乐的修行者,即为乐阿兰那行者。虽然这是一种安住于自性本心寂静本体的修行,但其实同时也是实无所行。为什么说是实无所行呢?修行者对于自己所修行的法门、修行的境界皆没有任何的执着,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寂静。如果在修禅定、修观照、修寂静的时候,对这种寂静有细微的执着存在的时候,那么这个细微的执着,就会成为解脱的障碍。而须菩提他已经完全解脱了对于任何修行法门的执着,对任何修行阶段的执着,对任何修行果位的执着,对任何修行境界的执着,他没有这些概念,也不会用任何一个概念去束缚自己。安住于自性本心本自自由本自解脱的这样一种境界里,就叫做实无所行。而为了表达这样的一种境界,还需要取一个名字,所以说[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九品的内容一相无相分,仍然是从自性本心本体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修行阶段所达到的功夫、成果和境界。这种修行的阶段性的成果和境界,同样没有任何的实质,不可以执着它。当修行者去执着它的时候,就已经背离了佛陀教导的精神内涵。不管是入流果,还是一往来,还是不来,还是最终的寂静涅盘,这些境界,对于真正的佛教修行人而言,皆是一个个修行的路标。当你到达某一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对照经典检验自己的修行,就可以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哪一个中途站上,而修行还需要继续往前走。当我们去执着某一个阶段性的境界的时候,那么就无法突破这个境界。因为你执着它,它就会成为束缚我们的牢笼。我们只有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修行阶段,看待每一个修行阶段所处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才不会被某一个具体阶段的境界所迷惑,才不会沉迷于其中。当发现自己沉迷于某个境界的时候,就需要提起警觉,警醒自己,突破束缚然后继续前行。从具体实修的次第而言,的确有不同的修行阶段,每个阶段的修行功课完成后也会自然达到相应阶段的修证功夫境界。而从自性本心本体的角度来看,自性本心本自离于所有这些修行阶段,本自离于这些修行阶段的概念相,本自超越所有一切修行名相,没有任何相。所以,祂是一种超越的境界,所以叫做一相无相分。我们在诵读和体悟金刚经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这一点——所有一切佛陀的教导都是在指向自性本心,指向自性本心的超越境界,只有这个超越境界才是修行者值得去契入、去体悟、去体证的。而在契入自性本心之前的修行过程中,在修证自性本性、觉悟自性本心过程中的一切修行阶段,皆是不应该去执着的。关于金刚经第九品一向无相分,今天晚上就分享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