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好文
9/100 书评《考试脑科学》

9/100 书评《考试脑科学》

作者: 王字一点成美玉 | 来源:发表于2022-10-31 20:07 被阅读0次

奇特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学习方法,反而是那些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常识”却意外地正确,因为常识是经过前人经过千辛万苦的反复试错后才得出的实验结果。本书从脑科学的角度,以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揭示了记忆的本质,帮助读者更加科学的学习和记忆。常识里也蕴藏着动物进化的科学本质。

1. 记忆是什么?

记忆是将神经回路的动力学(dynamics)现象转化为一定规则,在突触重叠的空间中,根据读取的外部时空信息,形成一种内部信息表达的过程。简单来说,记忆就是新神经回路的形成。

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神经纤维”分别与其他一万个神经元相连,这种由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就是“神经回路”。

我们可以把上述关系想象成如下情况,即众多住宅(神经元)通过密集的道路(神经纤维)相连,形成了城市(神经回路)。

2. 记忆的类型

我们的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保存在大脑皮层,但只有被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与短期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像一个关卡审查员,来判定哪些是“必要”信息,进而送到大脑皮层进行保存。海马体的审查标准是“该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如果按照进化论来说,我们人是原始动物进化而来,而我们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也在进化,只是进化的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人类大脑的很多本性还保留着一些动物的天性。对于动物来说,所谓“学习”就是指牢记在险境中获得的经验以避免再次遇到同样的危险,进而越来越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因此,在原始记忆中,与生存有关的信息就显得极为重要。

我们得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人脑的设计机制本来就是要忘记尽量多的信息。

人脑善于遗忘的原因,或许可以认为是脑的存储量太小。但从本质上说,如果人记住的每一条信息都近乎无法被忘记,那么人不是就无法正常生活了吗?

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忘记获取的信息,这是否也是一种幸福呢?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人脑都会慢慢忘记曾经获得的信息。其实,我们应该感谢人脑具有这种“不重要就不保留”的谨慎设计。

但是在现代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我们很难遇到不做某事就无法生存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刺激海马体通过它的审查而让我们想要记忆的东西成为长时记忆呢?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反复复习以骗过我们的大脑。这是最重要的法则。

3.  影响记忆的因素

影响记忆的因素主要有三个——LTP,θ波,杏仁核

01 在海马体中有一个LTP-长时程增强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它是记忆之源,是记忆的关键,通过反复刺激才能产生。因此这也说明了通过海马体审查的关键。那就是反复刺激,对于我们的日常学习来说,就是要注重复习。

02 θ波是“好奇心”的象征。θ波是与记忆相关对很重要对一种脑波。它的出现,会刺激LTP的产生。当人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而打开好奇心之门,处于紧张、兴奋或者期待的状态时,θ波就会出现;相反,当对千篇一律的事物感到厌烦、丧失兴趣的时候,θ波就会消失。除了反复刺激,积极调动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产生兴趣,进而产生θ波,这也是可以刺激记忆的产生。

03 情绪的工厂—杏仁核。激活杏仁核也容易引发神经元的LTP。换言之,人在情绪高涨时会更容易记忆。这源自于原始生活中野生动物为了高效的躲避危险。将遇到天敌的恐惧感深深地记忆下来,以情绪辅助来促进记忆。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能引发我们强烈情绪的事情,我们的记忆更深刻。

4. 如何提高记忆效率

01 大脑的记忆更倾向于将事物进行归类整理,将所得信息划分为多个小组以便于记忆,这样的方法就叫作“组块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的时候有意识的进行分类就尤为重要。

02 预习、学习、复习的比例在1/4︰1︰4左右比较妥当

03 复习的时机问题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1周后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04 大脑更重视输出,学习时一定要动笔写、出声读,通过反复输出知识来加强记忆。

05 狮子学习法

饥饿,当肚子饿的时候我们的胃会分泌一种名为食欲刺激激素(ghrelin)的饥饿激素。这种饥饿激素能随血液循环进入海马体,促使海马体神经元产生LTP。因此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适合学习。

走动,狮子在狩猎时经常会来回走动或跑动。来回走动时海马体会自动产生θ波,这样一来,记忆力也得到了提高。可以说,“走动”是提高记忆力的开关。

温度,动物在感到寒冷时会产生危机感。所以在温度略低的房间里学习可以提高效率,夏天在空调冷气较强的房间、冬天在暖气不太充足的房间里学习比较好。

06 保持好睡眠

我们睡着时,脑会以各种形式整合信息,然后检查信息的一致性并“整理”过去的记忆。海马体就是在此时对信息进行审查,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必要。因此,如果不睡觉,就相当于不给海马体整理并选择信息的机会。结果也可想而知,那些因为海马体来不及整理而杂乱无章的信息最终会被全部抛弃。

不仅夜晚的睡眠具有巩固记忆的效果,午睡也同样有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试着在结束上午的学习后睡一个午觉,半小时左右即可。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晚上”并不等同于“熬夜”,即“夜间学习”并不是指“在深夜里学习”,而是指“在睡觉前学习”。在和平时一样的时间段内睡觉是夜间学习的重点。

对于人脑而言,睡觉前的一到两个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时间。

07 联想很重要

即使是单纯的知识记忆,只要能与我们的个人信息或者周围环境相互关联起来,其性质也会变得类似于经验记忆。

哪怕只是为了记住一件事,也应该把这件事和其他事尽可能多地关联起来。关联得越多,我们就越容易想起它来。即使想起这件事需要一个偶然的条件,通过关联相关信息想起它的概率也会提高很多。

5. 为什么要持续努力?

01 方法记忆是最好的记忆

假设我们已经记住了A。与此同时,理解A的方法,即所谓的“方法记忆”也在不知不觉中保存在了我们的脑中。换句话说,记住了A 就等同于掌握了A和A的记忆方法。

当我们想记忆新的知识B时,A的方法记忆会在无意识中辅助我们理解B,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简单地学会B了,这就是“学习迁移”的效果。当然,与此同时,B 的方法记忆也会自动保存下来。

02 复利效应

一般而言,学习迁移具有“指数级的增长效果”。

如果继续坚持学习,我们就会感到犹如眼前的迷雾突然散开一般茅塞顿开,这大概就是一种类似于“顿悟”的心境吧。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正是“学习和成果的关系呈现指数级增长”的事实。

“持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心得。

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成长模式包含了“暴风雨前的宁静”和“突然的爆发”。即使现在还看不到效果,但是只要能持续用脑,脑的基础能力就会得到稳步提高。

脑的机能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效果肯定会出现的,继续努力吧!

要想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那么至少要从实现最终目标的前1年就开始学习。长期性的规划非常重要,另外就是专心致志的努力了。大家不要因为不会立即见效就心灰意冷。每当感到学习很辛苦时,请回忆起“脑的机能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这一事实,并不断激励自己“效果肯定会出现的,继续努力吧!”

只要继续心怀梦想,梦想就一定会实现。——歌德(作家)

失败并不等于结束,一旦放弃了才是真的结束。——尼克松(美国前总统)

好叭,本想着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梳理一番,可是发现自己得总结概括能力还是不够。只能进行一个框架的梳理。里面的语言还是文章的,我想加入自己的话,可是似乎感觉自己插不进话,总觉得自己说的没有他的好。

有点心累累,算是一个失败的尝试,还不如自己之前即兴的好。但是不想把这个搁置了,于是那就先完成再完美吧!

写作之路,道阻且长啊。事实证明,还得一步一步来。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相关文章

  • 9/100 书评《考试脑科学》

    奇特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学习方法,反而是那些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常识”却意外地正确,因为常识是经过前人经过千...

  • 《考试脑科学》书评

    这本书早上才收到,下午不到两点我就看完了,惊讶自己看书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是我的菜! ...

  • 考试脑科学

    最近读了《考试脑科学》。这本书的作者是池谷裕二,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研究所的教授,主攻脑科学研究。 《考试脑科学》从考...

  • 2021-9-14——《考试脑科学》

    作者池谷裕二,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教授,专攻海马体研究。 1 复习的周期 要想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进入长期...

  • 考试脑科学

    已经很久没写文字了,一直在忙课题申报的事,昨天才弄完,想着继续动笔写文字,因为一直热爱,所以不想放弃。 ...

  • 考试脑科学

    这本书特别适合家里有孩子的家长阅读,能帮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助力孩子轻松自如地进行各种考试。...

  • 《考试脑科学》

    人生因一次次考试而逆袭,而如何正确面对每一次考场,不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技巧。大脑如何囊括,如何处理各信息之间的联...

  • 《考试脑科学》

    说起来,大家知道记忆在人脑中是如何形成的,又保存于何处吗?不了解脑的机制就去学习,相当于不知道体育运动的规则就去埋...

  • 考试脑科学

    海马体:选在要不要长期记忆,判断在这件事对生存是不是有关系(如小孩对火,而知识相较于很无趣) 欺骗海马体:把知识转...

  • 考试脑科学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极其重要的,考前考后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那么应对考试有哪些小技巧呢?《考试脑科学》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100 书评《考试脑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kd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