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听本书教育@IT·互联网
思维训练17-系统思考中的基本模式

思维训练17-系统思考中的基本模式

作者: 思考者01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06:23 被阅读226次

    这是《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的第三篇,这篇笔记中主要介绍了系统思考中的基本模式,也可以理解为“套路”,通过学习基本的模式,让我们找到大量复杂问题背后的规律。

    许多年以前,我在缅因州一次早春出游的途中,目睹了一次悲惨的意外事故。我们一行人划独木舟来到一座小水坝,决定推舟上岸,准备搬着独木舟绕过水坝。这时,又有一组游人也到了,其中一位喝过酒的年轻男子,决定驾着他的橡皮筏子冲下水坝。后来,橡皮筏越过水坝后就翻了,男子被抛进冰冷的水中。我们没办法够到他,只能惊恐地看着他拼命在水中扑打,试图游出坝底的回流旋涡。挣扎了几分钟后,他就因体温过低而溺死了。他那瘫软的身体立刻被吸进涡流,几秒钟以后,尸体在十码开外的下游浮出水面,那里已没有坝底部的大涡流了。他生前拼命做却没做成的事,在他死后数秒之内由水流帮他完成了。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在坝底试图对水流的抗拒,正是致死的原因。他并不知道,当时唯一能挽救他的办法是“反直觉的”。假如当时他不是试图游出旋涡,而是潜进水里,顺着坝底的回流游到下游,他就能活下来。

    这个悲惨的事故说明了系统观点的精髓。我们是被自己未察觉的结构所困之囚徒。反过来,对自己身处其中的那些结构模式的学习观察过程,能够把我们自己从过去看不见的影响力下解放出来,并最终掌握一种应对和改变这些影响力的能力

    从年轻的系统思考领域提炼出来的最重要、最可能给予我们力量的启示是:某些结构模式是反复发生的。这些“系统基本模式”(systems archetypes),或“通用结构”(generic structures),是学习观察我们个人和组织生活中的结构的钥匙。系统基本模式的数量相对很少,这就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独特的,有经验的经理人凭直觉就能了解这一点。

    如果说,正反馈、负反馈和延迟是系统思考的名词和动词,那么系统基本模式就是不断反复出现的基本语句,或简单的故事段落。就像在文学领域,在不同的角色和背景中,会反复出现相同的主题和类似的故事情节,而在大量不同的实际管理情况中,也普遍存在数量相对较少的系统基本模式。

    系统基本模式揭示出,在管理问题的复杂性背后,竟有出人意料的简洁和优美。随着我们学会识别更多的基本模式,就可能看清更多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杠杆效益作用点,并能向他人解释这样的变革机会。

    我们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系统基本模式以后,就一定能解决一个最令人烦恼的问题,它也是企业经理人和领导者不断努力、试图应对的挑战,即知识的专门化和碎片化(fragmentation)。在很大程度上,系统观点带来的最大希望,就是各个学科领域知识的统一;因为这些基本模式也在生物学、心理学、家庭治疗、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以及管理学中反复出现。

    由于这些基本模式很微妙,所以当它们出现在家庭、生态系统、新闻故事或公司组织的时候,你往往只能感觉到它们,但无法看清它们。有时候它们会使你产生一种直觉,即这个作用模式仿佛以前在哪儿见到过,“又是它。”你会自言自语道。尽管有经验的经理人,已经凭直觉知道许多这种反复出现的故事情节,但他们往往无法用语言解释它们。系统基本模式提供了这种语言,可以把许多通常只是简单的“领导判断”(management judgement)的东西,变为明晰的表述。

    掌握系统基本模式,可以让组织把系统观点融入实践。仅仅阐述系统思考,比如只是说“我们要从大局和长远观点考虑”,是不够的;仅仅理解基本的系统原则也是不够的;仅仅(或许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看到某个特别问题背后的特殊结构,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可能会解决问题,但不会改变原本导致问题产生的思想方法。对学习型组织而言,只有当经理人开始在思考中使用系统基本模式,系统思考才能在平日起作用,才能不断揭示出我们如何创造我们的现实。

    系统基本模式的作用,是重新塑造我们的感知力,以使我们更有能力看清结构模式的运作,以及其中的杠杆效益作用点。某个系统基本模式一旦被发现,它就会不断告诉我们高杠杆效益和低杠杆效益的变革作用点。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约12种系统基本模式,所有这些基本模式,都由系统积木组件构成:正、负反馈过程和延迟。下面是经常出现的两种基本模式,它们是理解其他模式和更复杂情况的跳板,其他的可参见《第五项修炼》的附录2。

    增长极限

    定义

    一个正反馈(放大)过程开始启动,产生一个期望的结果。它创造一个成功增长螺旋,但也在无意之中产生副作用(在负反馈过程中显现的),从而使增长逐渐放缓。

    管理原则

    不要强行推动增长,要消除限制增长的因素。

    在哪里发现它

    增长极限的结构,适用于理解所有增长遇到限制的情况。比如,组织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良好,但随即停止了发展。又比如,工作小组有一阵子进展顺利,但后来却毫无进展了。再比如,个人改进在一段时间颇有成效,然后就停滞下来了。

    许多愿望良好而匆匆作出的努力,在情况有所改善之后就会遇到增长极限。农民为了增加产量而施用化肥,直到当地的雨水量不足以灌溉长势过快的农作物;减肥者依照一份突击减肥食谱进行减肥,开始时减掉了几斤体重,但随后就让他没了兴致;为了“解决”突然降临的截止期的压力,我们可能会超时工作,然而,超常的压力和疲惫渐渐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反而把加班加点努力的成果给抵消掉了。

    结构

    每个增长极限的案例中都有一个正反馈(放大)过程,在一段时间里它自己就会产生增长或改进作用。然后它会碰到一个负反馈(稳定)环路,后者开始发挥限制增长的作用,改进速度会因此放缓,甚至完全停止。

    要理解增长极限模式图,首先应当看懂正反馈增长环路,它是最初提供增长势头的结构模式。我们现在就来沿着环路走:记住,增加新产品会产生利润,利润增加会再投入到更多的新产品开发中。然而,到了一定阶段,影响作用会发生变化——比如这里,研发经费增加到一定程度,会逐渐导致研发工作复杂程度太高。结果是,如果不把高级工程师的宝贵时间从产品研发分散到管理上,就无法保证对研发工作实施足够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延迟的时间长短依赖于增长率、产品复杂程度和工程师的管理技能),新产品推出的速度就会放缓,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增长速度。

    行为模式

    在这里的每个结构模式中,限制作用都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开始阶段的快速增长,后来却神秘地消失了。高科技公司也许再也不能恢复自己开发突破性新产品的能力,因而也无法再现快速的增长了。

    如何找出杠杆作用点

    大多数人遇到增长极限情况时,往往试图使劲儿推动增长:假如你无法打破坏习惯,你就倾向于更勤奋地监督自己的行为;假如你的人际关系有了问题,你就会花更多时间或更努力地尝试改善关系;假如是员工不满意,你就不断提拔年轻员工,以便使他们高兴;假如是新产品开发速度降低了,你就启动新的产品开发计划,来弥补那些已经陷入困境的开发计划,或者更使劲儿地推动变革计划。

    这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开始阶段,你看到改进,就想继续做下去,因为不管怎样,眼下工作毕竟颇具成效。当改进的速度下降时,你还想再加把力来使之恢复。不幸的是,你越使劲儿推动你所熟悉的杠杆,负反馈作用的阻力就越大,你的努力就越是徒劳无功。有时人们干脆放弃原来的目标,比如:不再试图控制自己责怪别人的倾向,不再追求变革的目标,不再要求精益制造的改进(或者,很可能表面上没有撤销正式计划,但实际上不再继续追求变革计划的成功,因而远远不能把成功变革的潜力挖掘出来)。

    但是,处理增长极限的情况还有另一个方法。每个增长极限情况的杠杆作用都在负反馈环路上,而不在正反馈环路。要改变系统的现状,就必须辨别并改变负反馈限制因素的影响。这可能要求你采取自己未曾想到的措施,作出自己未曾考虑过的选择,并完成对奖励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困难的变革。仅靠减肥食谱也许不可能实现你的减肥目标——你需要加快新陈代谢,这可能要求你参加有氧运动。保持爱情与伴侣关系,要求你放弃“完美伴侣”的理想——这种隐性的理想目标妨碍着你们持续改善关系。随着专业服务公司的成熟,继续保持士气和工作效率,就要求一套与以往不同的行为规范和奖励机制:尊重优秀的工作成绩,而不是在等级体制中的地位。这可能还要求平等地分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不是偏向“只有合伙人”的资历。

    增长极限模式还有另一个启示:限制作用总会存在的。一种限制因素被排除或削弱了,增长就又回来了,但新的限制因素还会出现。老练的领导者总是关注着下一组限制因素,努力去理解其性质,思考如何去对付它。对有些情况,比如生物数量的增长,根本的经验教训是:增长自然会逐渐停止。试图排除限制因素以延长增长,实际上可能会适得其反。考虑到正反馈作用可能产生的变化速度,假如想阻止极限的到来,那它到来的时间就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如何写出你自己的“增长极限”故事

    了解某个系统基本模式的最好方法就是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将它画出来。越是主动地分析并思索这些基本模式,你就越容易认清它们,并找到杠杆作用点。

    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有许多增长极限的模式结构,要识别这些结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考察行为模式。事情会不会在一开始越变越好,但之后就神秘地停滞不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去分辨构成其正负反馈回路的因素。

    我的公众号“增长极限”故事

    目前我公众号订阅人数的增加主要依靠分享至我所接触的人,在刚开始阶段人数增长比较快,但是随着我所接触的人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关注,人数增长就没有那么快了,增长的慢会降低自己写文章的动力。那么如何破解自己的公众号号的“增长极限”呢?

    1、不把人数的增加作为写文章的唯一动力,找到更重要的动力:自我的提升。通过写文章首先提升的是自己,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更多的人当然最好了。

    2、提升文章的质量,让自己接触到的人主动分享,从而能接触更多的人

    ……

    目前自己的公众号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重要的是坚持下去并且能持续的精进,也欢迎对思维提升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一起行动,共同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训练17-系统思考中的基本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qz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