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路上会忽然听到一首老歌,当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不仅会被优美的音色着迷,更会被歌手那高亢的音色感染,乃至于,会不自觉的跟着吟唱。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我们很容易被一些人和事触动,在触动之后,会不自觉得跟着那些人和事的节奏或翩翩起舞,或潸然泪下。彼时的我们已不是那个置身事外的人,更多的是身处其间而难以自抑。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坐在影院里,为那些影视作品中主角命运的起伏而心情激荡,甚至于会希望那些主角可以永生。殊不知,永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仅是个体,即便一个政权都有它的生命期,一个文明也不例外。
这样的规律不仅是客观的,亦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某个角度来看,即便是政权消失了,这个政权所创造出来的那些与文明相关的事物,亦是会以不同的方式保留下来,这种方式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薪尽火传。
另一个角度,历史上的那些曾经辉煌的文明,比如说拜占庭文明,之所以拜占庭文明能创造出奇迹,跟它的某一阶段的改革有很大的关系。正是那些改革,让拜占庭文明有了继续发展的动力,这些动力促成了拜占庭文明走向辉煌的巅峰。
进一步的来看,一个组织或个体,如果想要保持一种活力,必须要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去不断挖掘那些看不到的潜力。反过来看,那些太大或太老的概念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转变出现改变的,一些积极的改变,亦是可以让那些看似旧的概念焕发出新的光彩。比如说一些老歌、老电影,其中的道理仍然是能够给人以积极的影响。
从历史上的那些政权和个人走向衰亡的过程可以看到,其都具有失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相似特点。反观那些新兴的组织和个人,虽然看似是野蛮的部落,但是却具有高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的一种力量,才是一个组织具有活力的基因和特点,想要长期保持这样的基因,就需要身处其中的个体或组织改变旧的思想,用新的视野来审视所处的环境。
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僵化和封闭导致了衰落,拜占庭文明亦是这样。当拜占庭文明驱逐那些增养人才的学院,并以奢侈的生活替代勤奋刻苦的生活,亦是其开始走向衰落的前兆。不仅拜占庭文明是这样,其他文明亦是如此。一个不能纳新除旧的肌体,都将会随着陈旧的肌体越聚越多而失去活力,失去活力的肌体,亦将会逐渐地走向衰落直至消亡。
回过头来看那些让我们曾经感动过的老歌,在那些老歌的背后是各种激情过后的反思,人生需要有激情来冲击那平凡中的平庸,音乐声中的那些呐喊唤醒的是沉睡的心灵。为什么心灵会沉睡,因为缺乏向上生长的动力,乃至于,在僵化与封闭中走向没落。
其实,现实之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现象,一些歌词的创作者和歌手像天上的流星一样划过,那些巅峰之作耀眼的那一刻即是永恒。为什么那些耀眼的明星没有了然后,因为一些事情具有天花板效应,达到了某个瓶颈之后,很难有向上生长的空间,处于这样空间中的事物,会因为封闭和僵化而衰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