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晋国两次借道虞国都非常成功,皆是因为虞君的愚昧昏聩、目光短浅,贪图小利,在利益面前他丧失了基本原则,被人蛊惑蒙骗,居然忘记了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最终害人害己,落得个被灭的下场。
在《谷梁传》中,记录了晋献公欲伐虢,荀息建议给虞国献礼借道的情形,对虞国君臣分析十分中肯,认为宫之奇“中知”以上智力,虞君“中知”以下智力。后来事实印证荀息的判断是无误的。文章的结尾以荀息的诙谐作结,富有戏剧性。
谷梁赤用简练的语言述评了晋国灭亡虞国、虢国的历史事件,深刻地说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也是千古以来邻国相处的重要原则。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不是国都而说灭,是看重夏阳。
我们首先看下标题,“虞师”说的就是虞国的军队,晋师则是晋国的军队。
看到“师”字,我们一定会联想到战争,什么挥师南下之类的,有战争就一定有军队。
我们再来看这个“灭”字,古时提到灭指的是灭国,也就是灭字后面应该接一个国家。
但事实是,“夏阳”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而是虢国和虞国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城镇。
既然虢国已经被消灭了,为什么还要强调“灭夏阳呢?”因为夏阳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关键了。
夏阳是连接虞国和虢国的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晋国占领了这个地方,那么虞国和虢国都将不保,足见其位置的重要,堪比一个国家。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虞国的军队不足一个师,《春秋》说是师,为什么呢?因为虞国写在晋国之前,不可以不说师。
师代表着军队,这是泛指,同时它也是一个量词,“师”是军队的编制单位。据《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这样算下来,一个师的兵力大约就是两千五百人。
当时虞国的军队没有这多人,所以虞国肯定是没有“师”这个编制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说虞师,是因为在此次灭夏阳的战斗中,虞国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虞国虽没有出师,但是它引导晋国前来,把夏阳推到了死地,就是说虞国为晋国攻打虢国提供了便利,它是晋国的帮凶。所以不能不说“虞师”。
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
它写在晋国之前是为什么呢?灭夏阳是它为主的。
因为虞国在灭夏阳这件事上负有主要责任,它是使夏阳灭亡的主要因素,是罪魁祸首。
因此,《春秋》经文把“虞师”二字书写在“晋师”之前。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夏阳,是虞、虢交界处虢国的一个要塞。夏阳一失,虞、虢两国都可占领了。
这里强调突出夏阳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虞在夏阳被灭这件事上所起的祸首作用。
夏阳本为虞、虢之间的要塞,夏阳一灭,虢便可轻而易举地取得,而虢一亡,虞也就难保。
我们换一个角度说,假如虞不借道给晋,夏阳就不会被灭,虢国也就没有灭国的危险,而虞国呢,自然也会高枕无忧。
然,这个愚昧无知的虞君为了点蝇头小利,竟然帮助晋国灭了夏阳,虢灭之后,虞亦自食其果,落个被灭的下场,可悲可叹!
而且在文中,笔者的态度和立场也是非常鲜明的,作者对虞国所持批评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且一直贯穿其中 。
今天的学习就到此为止,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