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南华经解读105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云:“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谜,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也是说有道之人做事温和含蓄,不去刺激别人,以免生变。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所以古语有言:不要改变所受的命令,不要鼓励对方接受,超越了分寸就是越轨。
迁令劝成殆事,改变命令,鼓励对方接受,都会坏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做成一件好事要很久,而破坏它则快得来不及悔改,能不谨慎吗!
孔子讲了两国交往时的两个原则,一个是不要添改指令,也就是避免失真。第二个是不要逼迫他人,鼓励对方接受也是一种隐形的逼迫,毕竟对方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所以鼓励就含有越权的成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e33b55c8c8b9563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6b75cbb62fe7e5d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1ec3f74259fcdb2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755b07dabfed7351.jpg)
最后,孔子又从自我修为的角度提点了叶公子高,且夫乘物以游心,讬不得已以养中,至矣。让思想顺着事物自然的发展而游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怀着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情,培育好自身的能量,这样就做到最好了。
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如何传达使命呢,没有什么比按照命令如实送达更好的了。这样还困难吗?这段话不仅是对出使工作的指导,也是对处理所有事情的指导。
人的功夫要用在日常,在平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培育好体内的能量。事情来了,反而不着急,按照实际情况正常发挥就可以。有些人平时积累不够,遇到事情了,还想表现得很强,于是就动起小聪明,又不顾实际情况,按照自己主观的想象去操作。这样的人,肯定会坏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928ec0dcd75d189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