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时听说公司已经有3万多员工了,我心想:公司都这么多人了,我哪还有什么发展机会?跟着华为大平台先学习三年吧,三年之后再做打算……
2006年,公司海外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我带着行李箱,正式开启了7年西欧外派生活。担任项目产品经理,直接派往瑞士现场作战。
项目标书非常复杂,有一千多页文档,几千条技术问题,客户对答标的格式、字体、颜色、用语规范等各种细节都要求得很仔细,答标难度非同小可。
一个半月里,我的作息时间大致是这样的:
周一上午,与客户开现场澄清会;之后,写纪要,给研发反馈澄清遗留问题;
周二凌晨2点, 待研发开始上班后(7个小时时差)组织电话会议讨论,确保细节沟通到位。一般凌晨4点结束;上午查收研发的问题答复,继续跟踪讨论、明确;
周三,翻译更新答案,将澄清答复发给客户;
周四上午,与客户进行第二轮现场澄清;
之后再重复同样的工作,确保周日下班前把第二轮澄清答复发给客户,等待周一的下一轮澄清。
一周又一周,一个又一个轮回。
记得中间有一个周末,我从瑞士返回德国杜塞处理其他紧急公务。深夜11点回到宿舍,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那种压抑到崩溃后放声大哭的痛快淋漓。
但是,这里是竞争残酷的市场,市场不相信眼泪;这里是华为,华为人不知道“放弃”俩字怎么写。
哭过了,压抑清零,承受能力升级,成长了。哭完了,收拾好情绪,继续奋斗!
当天被7个客户轮番“质询”, 4个多小时下来,我筋疲力尽。加之,涉足商场还未深的我,第一次遭遇客户如此多的赔偿诉求,而且客户主张的数额还挺大,心里极度没底,忍不住开始自我怀疑:网络设计是我做的,标书是我答的,报价也是我做的,现在这些赔偿是不是我个人原因造成的?……这样越想越愧疚,心情越来越糟糕。
不想让客户看见我的眼泪,我快步离开了会场。第二天,客户项目总监、采购经理、技术
顷刻,感动不已的我忍不住和客户紧紧拥抱。
此后,我和这些客户成了好朋友,忘年交。直到今天,我离开欧洲几年了,我们还常联系,常见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