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絮
01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
——大冰
整理东西的时候,随手拿了一本略微泛黄的书,几张照片自夹缝里滑出,散落在地上。
我一张一张地拾起,看着那展露着岁月痕迹的照片,思绪飘远,有些发愣。
照片上是两个相互依偎在一起的好伙伴。这张当初随手拍的普通照片,一点也没有如今手机中各色的自拍来的赏心悦目。
可照片上那灿烂至极、毫无掩饰的笑,以及那双无畏无惧、狡黠灵动的双眼比各种被滤镜美颜修饰的照片来的更加真实,更加美好。
照片上的小伙伴是我曾经的同桌,数年已过,她的身影在我的记忆里渐渐模糊,却又那般清晰。
小学一个班上五十多人,时光静流,如今不知多少年过去,依旧留存在记忆里的单手都数的过来,廖之又廖。
那时学校新建,我们是第一届学生,大家都是从各处转来,同年级只有两个班。
在我的印象里,同桌体育只是比别人好一点,也仅仅是好一点而已。
后来运动会,同桌一时兴起便报了名,再然后,用她自己的话讲,便是“稀里糊涂的拿了奖,然后又稀里糊涂的跟着老师一起训练”。
后来长大,才明白,哪有什么稀里糊涂,在那个肆意飞扬的年纪里,她比我们更早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实际意义,而非作为空洞毫无生气的名言警句而存在。
我只记得在那个贪玩儿年纪里,她没有缺席过一次训练,没有跑步时偷偷少跑一圈。她是为数不多的住校生里鲜有的忙绿者。
在那个爱憎分明的年纪里,她的另类从来都不曾被排斥,因为她是个极其幽默又乐观的人,每次自操场大汗淋漓地回来,她总能带来一件又一件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
那些幽默搞笑的人自然会更加受人偏爱。
两年后的毕业季,体校来招生。体育老师推荐了她,本是诸事顺利,最后竟因身高不够与之擦肩而过。
本以为所有的故事似乎都这样结束了。
所有的努力最后未必会付诸东水,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两个月后,一向十分看好她的体育老师建议她,让她去另一个体校试一试。
还好,曾经挥洒的汗水都不曾被辜负。
最后,她一举成功,比我们早一个学期毕业。
香奈儿曾说:我的生活不曾取悦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
不满意于自己的现状,便拼尽全力去改变。
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也无悔,亦无惧,只求无憾。
你欠下的,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以另一种形式还给你02
小学时代所谓的同学、友谊比之湍急的河流还要离得更快,更悄无声息。
随着日子一年年过去,她的身影在我的记忆里渐渐模糊,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象。
再听说她时,简直让人惊掉了下巴,难以置信。
我以前常常托着腮,幻想着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模样,做着一个又一个有些傻又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可她却真真切切的将我所幻想的,不经意间就变成了现实。
班里每年都订有报纸,我无意间随意地翻开了一份,映入眼帘的是她的身影。
报纸上的她,短发,高挑,身高1.87,笑得有些腼腆。
那时的她,是青奥会冠军,站在领奖台上意气风发,风光无限。为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添了许多荣誉,艳羡了无数人。
那时的我,高一,活在成堆无休止的作业和烦躁的课堂里。
每天想的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抄作业,如何在课堂上躲过老师的火眼金睛小睡一会。
那时,我第一次认识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便是在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中渐渐拉开,最后成了两个极端。
后来回到家,打开电脑,在百度框里输入她的名字,看到跳出的一串又一串不俗的战绩,一场接一场的采访,以及比赛中一个比一个更加惊险的瞬间时,那种感觉愈发强烈。
那些本是和你同一水平的人会在一点点的咬牙坚忍下,最后到达一个你难以企及的高度。
大冰在《我不》里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再过着你想要的生活,而那些人大都曾隐忍过你尚未经历过的挫折。
一圈又一圈的跑着,一天又一天的积累着,一次又一次地擦着汗,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咬牙坚忍如何有机会接近彩虹。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待感受到那用无数滑落的汗水换回来的美好后,再回头一看。
惊觉,真的很值得。
俗话说的好:有因便有果。
高中三年 ,每周有机会待在家的便是周六,那仅存的能够自由分配的一天一夜我都贡献给了小说,有时甚至整宿整宿不睡觉,第二天再佯装精神饱满的奔赴学校。
我仗着自己年纪轻,身体好,将无数未来的精力提前消耗在毫无营养的网络小说上。
我一直以为自己相比那些日日熬夜的人,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足为虑。
这世上有这么多一朝一夕的事并不多。逐渐累积的星星点点在它崩塌的那一刻危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量变引起质变”这句话,太真了。
在离高考还剩二十天的时候,我住院、做手术、吃药。
一个星期后,拖着虚弱的身体勉强的回了学校。
那时忍着心酸硬扛时的无助与焦虑,哪是如今寥寥数语道得尽的。那种来自心底的迷茫与恐惧只有自己最为清楚。
回到学校的日子比医院的更为煎熬。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尚能忍受,可那种由心底发出的慌乱与焦虑却时时刻刻充斥着身心,紧张的气氛令人窒息般的难受,这样的感觉一直延续到一切都尘埃落定方才结束。
所以,高考落榜似乎成了必然。
除去考前的各种意外,三年里在学习上的各种偷工减料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完美落败亦是功不可没。
原来,所有不好的结局,都是自己造的孽。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任性埋单,亦要承担那些肆无忌惮的行为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你欠下的,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以另一种形式还给你。
有句话说得好:没去过医院的人永远都不知道生命的宝贵。后来的大学四年里,我每天晨跑、做瑜伽,隔绝一切零食,四年前后的自己,早已判若两人,今非昔比。得到的竟比付出的更多。
你付出的,亦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以另一种形式回报于你。
03
图片来自网络Ted演讲里中有一期的主讲人是个叫Kakenya Ntaiya的非洲姑娘。她从小出生在落后甚至近乎原始的社区里,那里的女子社会地位极低,她们只是一个生育工具的存在。
她不愿意这辈子如同她妈妈一般生活:每日劳作,还要被丈夫毒打,没有一丁点人权。
她与父亲“谈判”,答应参加可怕的割礼才换来父亲对她读书的不反对,而不是如她身边其他女孩般十几岁出头便嫁人,她是唯一一个另类。
她拼尽全力考上美国的大学,可社区里的人知晓后都叹息:浪费了多好的机会,若把机会让给社区里的其他男孩多好啊。
为了筹集机票,她在被赋予了美好意义的每一个清晨里去一家家地拜访请求,我不知道她受到了多少鄙夷,但我知道,她眼里那梦想改变人生的信念坚定如初,她的眼里定然闪着动人的光芒。
后来她学成归来,在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建立了一所女子学校,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她演讲结束后,台下的观众竟都不约而同地起立,掌声雷鸣,向她致敬。隔着屏幕,我也深受震撼,久久都不曾缓过来。
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里,我们不曾体会到她那种生存的艰辛,但她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让人唏嘘不已,难以想象。
曼德拉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心怀希望,这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你若不屈服,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
心底的不屈服、不甘心是成长的催化剂,我们在世界的一个小角落里一个人不停的洒着汗水,只因心中有光,不愿原地踏步,人云亦云。
我有时情愿相信,这个世界是有上帝的。
他能看透着世间一切繁华乱像,然后做好缜密的安排。
好让那些不辜负时光的苦旅者收获硕果,让那些虚度光阴的行人自食其果。
这无关迷信,只是一种执念,一种在遭遇到各种白眼冷嘲热讽后初心依旧,在付出一片热忱心血却受当头一棒后淡然以对,不抱怨,不迁就,相信之所以未有所“得”,不过是时候未到罢了。
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未来的某一天里都会得到结果,或好,或坏。源头皆为己。
你欠下的,终需还;你付出的,终有所得。我们所需做的,不过是将当下的每一件事尽力而为。
为自己的未来“减负”,少补一些,多得一些。
————————————————————
与你邂逅的每一刻每一秒,我都忍不住隽在指尖,悄悄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