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了一趟老家。
原本老妈说要去十二姐那里,老爸一个人在家我们不放心,因为他身体不好。我是打算回去接他出来跟我们住几天的,可是老爸不愿意,他不想跟我们出来,他说在城市生活很不习惯,连出入小区坐电梯等等都要刷卡,很多限制,也没有人跟他玩,呆着太无聊,所以拒绝了。
每次回到村里,村里的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习惯性的问:“你怎么又回来了?回来有什么事吗?”
我也是习惯性的笑一笑,然后回答:“没有米吃了,回来拿米呀。”
路过大婶家门口,我放慢车速,只见大婶拿着一把济公扇,坐在小板凳上,慢悠悠的扇着,表情呆滞,身材臃肿。我面带笑容朝她打了一声招呼,她可能是没有听到,只是呆呆的看着我,继续扇着扇子。前段时间听说她牙痛,医生说牵扯到神经,一边脸庞都肿了,耳朵也不灵活了,唉人老了就是这样,各种问题都出来了。
回到家,停好车后,五婶在大厅门口坐着,然后说:“唉呀,原来是小妹妹回来了啊,我以为是姐姐回来了呢(姐姐就是五婶的孙女),回来了好啊,又可以吃玉米了。”
看来五婶也是很期待着她的儿子和孙女们回来,可能是牛哥工作太忙了,有一段时间没回老家了,老人挂念了。
五叔也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你又回来干什么?我说:“玉米不是可以吃了吗?我回来拿玉米呀。”
然后在场的几个人就哈哈大笑……
六婶也是一个人坐在大门口,拿着一把叶扇,一边扇着一边望着天空。看到我们回来,六婶笑得可开心了,走过来逗逗晓玉,说:“小妹妹,你又回来啦?过来跟六婆玩呀。”
晓玉有些害羞,回答咿咿呀呀,本来说话就不够清楚,加上又小声,如果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出她说什么。不过我还是大概知道她说,跟爸爸回来吃玉米。
六婶很喜欢逗她,就跟周晓珍小时候一样,周晓珍小时候可喜欢跑六婶家玩,六婶对她也是宠爱有加,有什么好吃的都拿来给她吃。周晓珍在家都不喜欢吃东西,但是只要到了六婶家,吃什么都是香的,连白粥也吃得津津有味。
人家开玩笑的问她:“你天天跑六婆家来吃粥,你家没有吗?你把六婆家的米吃完了,快叫你爸爸拿米来赔给六婆哦。”
只见她回答说:“我家没有米,我爸爸不种田,六婆家的米比较好吃。”惹得全场的人都笑翻了。
六叔走后,如今六婶一个人在家,多少也是有些沉闷的,闲时还可以跟我妈,五婶大婶这几个一起打牌。要是有时忙凑不齐人的时候,就只能各呆各家了。
下午快到煮饭时间时,只见老爸在院子里洗锅,因为老爸有帕金森手脚抖得厉害,所以动作很缓慢。我看到急忙跑过去说:“爷,你要煮饭吗?这种活让我们来就行了。”
老爸说:“不是,这个锅放在外面挨雨淋,锅上都是泥,我洗一下它。”
我让他放下让我来洗,他执意要自己洗,那好吧,就当活动筋骨。
家里的电视卫星接收器年久失修,坏了,电视看不了,我在抽屉发现一个电视盒,拉宽带时送的。我拿出来研究了一下,按经验接上果然可以播放网络电视了。
因为操作界面不一样,我叫老妈来,教她怎样使用,刚开始我还是很耐心的教她,可是老妈有些反应迟钝。叫她按这个键,她又按到那个键。如此反反复复的按错,她说:“算了吧,这么复杂,我还是不学了,干脆不看了。”
我有些发火了,语气有些重,就说:“这有什么复杂的?就这几个按键,多按几次就会了嘛。”话一说出我就有些后悔了,我不该嗓门那么大,人老了脑子不灵活是很正常的,我不能按年轻人的思维来衡量。然后我又继续耐心的教老妈,直到她说会了我才关机。
晚上躺在床上,我想明白了,原来他们都老了,五叔五婶他们老了,六婶老了,邻居家的大婶也老了,我的爸爸妈妈也老了,就连我们也开始变老了,时间的流逝让我们猝不及防,岁月不饶人啊。
村里有很多空巢老人,子女们都在外面工作打拼,留下老人在家,条件好些的就把子女带在身边,条件不好的就把小孩丢在家里跟爷爷奶奶。我想这种现像在全国各地都有吧。
我们这些在外面工作的人,对父母亏欠太多了,对于父母来说,给予的不应该只是金钱方面的,我想更多的应该是精神方面的,能多陪伴,就多陪伴他们吧,让他们的晚年,多一些欢乐,少一些遗憾。
![](https://img.haomeiwen.com/i533847/db6894d4231a7b9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