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位差效应,指的就是沟通双方往往存在着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而导致沟通不畅。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与孩子,老板的员工之间的沟通。沟通如果出现了误差,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彼此,更谈不上什么有效沟通了。
很多高高在上的人,言语中容易透露出强势和优越感,说什么都像是在命令和批评,令人反感;而身份地位低的人,他的语言也因为卑微而容易被当做“耳旁风”。

不平等的沟通,使信息的传递效果大打折扣。
有研究显示,上级发出的信息能被下级接收并理解的通常不超过25%,而下级向上级成功反馈的信息则更少,不足10%,但是平级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却可以达到90%以上。可见,只有平等沟通才能达到沟通目的。
平等沟通并不是平等地位上的沟通,而是我们心理上的平等。我们需要和内心达成共识,就沟通本身而言,我们双方都是沟通的主体,我们同等重要,是平等的。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沟通中才能坦诚相见,才不会因为敬仰,畏惧,轻视,怀疑而扭曲表达,错误理解。

那么,在日常的沟通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位差定律”,实现平等沟通?
1.不要自视清高,常以谦和的态度待人
无论你身份地位如何,也不管沟通对象是谁,谈话时,应尽量保持谦和的态度,真诚聆听,对方才能诚实表达。
2.选择令人愉快的表达方式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用别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说,对方才会愿意听。比如批评,建议用类似“如果……就更好了”等委婉的表达。

3.保持同理心,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
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而不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只有这样,你的话才能说到别人心里去。
4.宽容大度,给予充分的尊重
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不要总盯着别人的弱点,多包容别人的不同,并且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沟通过程中,彼此尊重,才能平等对话。
“位差效应”往往阻碍了有效沟通,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摒弃位差,努力实现平等,然后再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