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寄养于精神
喜欢写作的人,追求的是一种纯精神需求。
当然,喜欢写作的人还同样会有物质需求,能够坚持文学梦想的人,总是会在滋养精神和追求物质的夹缝中迷茫。
文学和艺术一样都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所以,热爱艺术的人和热爱文学的人一样,从骨子里面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
这和追求单纯的金钱目标的人不同,也就是说摆脱了所谓的俗。然而,在每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当中都能看到,因为极致的追求艺术而造成的物质层面的极度匮乏。
留下传世名著的千古名作的大家和大师们生前窘困的例子不胜枚举。也是后来当我们瞻仰其艺术作品的时候,所难以想象的。比如曹雪芹,比如梵高,比如萧红……
这是奔赴在艺术创作这条路上的人的尴尬。
艺术本身快速变现的能力是很差的,尤其是在遇到整体社会经济下行的时候,变现能力更差。甚至有时候连普通的生活用品都不如,甚至成为一个负担。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条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那这个民族的复兴里面包括什么呢?一定包括文化、文学与艺术。
为什么叫复兴呢?既然称之为复兴,必定其曾经有过,又经历了覆灭。那么,这个复兴的路到底要怎么走呢?
复兴,就说明我们曾经有过,也曾经陨落过。现在要重新把它捡起来,而且要兴旺发达起来,兴盛起来、丰富起来。甚至会再到一个极致,追求一个更高的高度。
当下也许就是这样一个走在复兴之路上的阶段。有很多曾经有文学梦想的人,纷纷投入到自由写作当中。但是,会在实践的过程里,发现再走这条路的时候异常艰难。
且不说要一直保持那颗清静的心,单纯的写作,写出高品质的作品来。仅仅因为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和所得到的物质回报,太不成正比。
生活还要继续。生活本身离不开物质。而在人的本性当中,对于物质的需求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并没有错。
所以,这就会逼着一部分文人不得不转向,去写一些功利性的文字。比如说软文,所谓的软文就是力图不露痕迹营销文案。试图从艺术家的角度去告诉客户,这个产品怎么好?但是再好的营销文案也是营销,离艺术的高度还是缺了点什么。
如果,仅仅写一些满足于自我和若干年以后被人所认知的文字,却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能解决当下的需求,这是一个极大的矛盾。我相信不得已去写一些商业文字的人,内心是无可奈何的。专业的商业文案写手除外。
他们一定知道,走向这条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多年的文学积累转化成商品,借助商品价格上的数字,变成了自己的一壶浊酒。
无论多么高明的营销文案,软文攻略商业技巧性的文章都只能称之为快餐文学,她是不可以传承和流传的。
这样的文字属于一带而过的文字。从实质上说,跟文学能有什么关系?只是在利运用人性的弱点,用情感去撬动经济。商演也属此列。
这是文学的无奈,也是艺术的无奈。
每当我们不会为单纯的文学和艺术买单的时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精神上的匮乏。精神需求堕落至在对物质需求的层面上徘徊。
众所周知,欧洲盛产贵族贵族。所谓贵族,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管生活如何困顿,对精神的需求不会降低标准。贵族之所以贵,是贵在精神,是贵在灵魂的高度。
这是用金钱堆起不来的高度,站在金金钱堆上也够不到的高度。这是被无数的文学和艺术滋养起来的高度。
想走一条文化复兴的路很难,但不是不可能。真正的文化复兴,就是从我们身边的普罗大众都愿意为纯粹的文学和纯粹的艺术买单的那一天起,只为精神需求。
如此,文学才不致于总在社会的底层堕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