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去买水果,水果店的女老板正拿着一种不知名的干果,津津有味地吃着,见我在选水果,她顺手就递给我一枚,像老朋友般地说道:“尝尝,挺好吃的。”我也就如老朋友般地接了过来,一尝,有些酸,并不是我喜欢的口味。女老板很认真地问我:“口味怎么样?”“有点酸。”我如实回答,又问,“这是什么?”女老板笑道:“酸酸甜甜的,叫什么我也不知道,是昨天朋友从南方带回来的。”
我的心中不由得一暖,朋友从远方带的礼物,她却愿意拿来与一个陌生的顾客一起分享,这种自然而随性的真实表达,远比大牌名店里你一进门就给你一声机械而冷漠的问候舒服得多。我想,就这一个瞬间,就足以让我成为了这家店的死忠粉了。分享,是最有魅力的表达。
2
邻居吴阿姨是个卖糖果的,她的店里总是生意兴隆。去她那里的买东西的,个个都心满意足,因为大家总是见她不停地往称上加量,有一次,竟有一个顾客很不好意思地拒绝她:“好啦,好啦,我只要10块钱的。”只见吴阿姨笑着又加了一块糖,才说道:“放心,正好10块钱。”顾客笑容满面地走了。我问:“吴阿姨,你不会真的给多了吧?”吴阿姨笑道:“怎么会呢。我只不过是在每次称糖的时候,都会先少拿一些,然后,再一次次地不停地添加,直到顾客所要的数量。”我恍然大悟:有些人在称东西的时候,总是先装很多,然后再一点点地去掉,那种感觉总是会让人怀疑是不是会缺斤短两;而吴阿姨,她只是在称东西的时候,不停地做加法。同样多的东西,却给人不同的感觉。
3
何奶奶有两个女儿,在我看来都很孝顺,但何奶奶却总说小女儿好。大女儿很委屈,告诉我,姐妹两个很早就商议,每人每月给母亲500元。她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很富裕,可每个月给老妈妈的500块生活费,一分不少,从不拖欠。而妹妹那头,也没见多给,可母亲却就只夸小女儿孝顺。我问她:“你是用什么方式给母亲生活费的?”“一个月一次。”“那你妹妹呢?”“她每个月总要去三、四次。每次留100,200元不等。有一次,我看见她只给了母亲50块。但一个月下来,也有500吧。有的时候,只怕还没有。”“哦。”我明白了,妹妹把那500元化成了若干次的希望与团聚,老母亲想要的,除了生活费,恐怕还有别的。明白对方要什么,那才是最智慧的魅力所在。
4
前几天开学,妈妈们的时间都被生生拆成了碎片——每天四趟往返接送,去学校开新生家长会,担惊受怕地将孩子硬生生地塞给老师,晚上又陪宝宝们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看着这些个近乎神经质的妈妈,我一遍又一遍地摇头,第二天,打开微信,看见一位妈妈的朋友圈转发了一篇题为《有几个当妈的不是神经病》的微文,并写有留言:已与神经病高度接轨!当妈路上,我们且走且修行,以后请叫我神妈。我的个去——神妈?!直接自嘲,这份自信,这份洒脱,这份当妈的豪气,唉,我自愧不如。细想,将自己降至低点,用自嘲去缓解生活的压力,并带给别人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懂得和别人分享,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带着感情做事,学会洒脱地自嘲,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人性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