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我家停留了两天,期间我带着她和姐姐还有小外甥参观了农业大学,吃了本地最著名的小吃驴肉火烧。
但凡远道而来的,不管是家人,亲戚亦或是朋友,一般都会让吃一顿驴肉火烧。
说实话,驴肉火烧吃着就那样,可是它扬名在外,来了人不吃顿火烧,似乎不能尽到地主之谊,客人也没觉得它多好吃,但这确是待客之道。
小外甥正换牙,有一个快掉了,根本嚼不动肉,呵呵,他妈代劳了。
我给母亲从网上买的票,原本是想买到目地地的,可是没票,而下一站是全程则有票,铁路的这种留票机制,十分让人讨厌,买全程就有票,中途下没票。
多花了一站地的钱,也罢,坐吧,谁让火车站,不是自己家开的。
第三天的上午,姐姐帮我看着大海,而我要去送母亲去北京坐车。
姐姐哪里也没有去过,常年在家,所以只能我去送了,我把大海要吃的,要喝的,一切事谊交代清楚,就带着母亲去火车站了。(这离北京也有近两百公里)
火车站的人一如继往的多,我母亲以前说过一句话,把我笑坏了她说:“咱都还没坐火车,火车站每天都这些个人”我的那个妈呀,火车站敢情只有你来了,人才会多啊!
那个时候网络售票刚刚兴起,取票的电子窗口还不是很完善,两个取票机后面排着二三十米的长队,一点也不逊色于人工售票口,有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看到这情景,一边看手表一边急的大喊,我的火车快来了,来不及排队了,谁前面的谁帮我取一下,我给谁十块钱,可大家谁都无动于衷,最后小伙子无耐放弃了。
母亲是个急性子,我们来的早,取完票时间还很充足。
到了北京西站,又倒公交车去了北京站,我也不常出门,北京站比我们那个地方的火车站大多了,我也是一头雾水,为买张站台票,问了好几个人,围着售票口转了好几圈,才买上。
从下午两点,一直等到下午六点多才把母亲送上车,找到她的卧铺号,安顿好后,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当我再急匆匆的坐火车赶回家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海爸早就下班了,我的大海也喝完奶都睡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