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哲思思考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回归本原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回归本原

作者: 李姐有解药 | 来源:发表于2017-02-28 00:12 被阅读1896次

    原文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1】。

    万物并作【2】,吾以观复【3】。

    夫物芸芸【4】,各复归其根【5】。归根曰静,静曰复命【6】。复命曰常【7】,知常曰明【8】,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9】,全乃天【10】,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

    1.致虚极,守静笃: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与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时时做到“致虚”、“守静”的工夫,恢复心灵的清明。虚,形容心灵空明,喻不带成见。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2.作:生长、发展、活动。

    3.复:返,往复循环。

    4.夫物芸芸:芸芸,形容草木繁盛。此句有学者考证为:天道员员,供参考。

    5.归其根:回归本原。

    6.复命:指回到虚静的本性。

    7.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

    8.明:对规律的认识和了解,叫做明。

    9.全:周到,周遍。有版本为“王”字,依据为王弼本作“王”,但王注为:无所不周普。“全”有周普之意,因此疑王弼本为“全”字缺坏而使后人误作“王”。

    10.天:意为自然之天,或为自然的代称。

    今译: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静,静叫做回归本原。回归本原是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做明。不认识永恒的规律,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无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图片来自网络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关于致虚守静,陈鼓应教授的解释是:

    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因此致虚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

    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工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归根为回归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状态。

    “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守静是老子倡导的修行方式,而“极”和“笃”则是修为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致虚守静最直白的理解就是心无杂念,冷静清醒。太极、呼吸静观、禅宗打坐、瑜伽冥想等,都有消解繁乱思绪,回归澄澈源头的作用,普通大众勤加练习,就算达不到“极”、“笃”之境,亦能很好的清理自身,与内在的智慧进行更好的连接。

    现有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无论何种形式的呼吸静坐,每天若能持续练习,皆有利于提高人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提高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深入思考及系统化全局思考能力的提高。

    老子后面提到的观复,就是一种系统思考,把握全局的整体观。一叶而知秋,通过“观”,看到了事物的整体,看到了生命的循环往复:

    经过冬天的沉寂,春天树枝吐出新芽,长出叶片;夏日叶片逐渐茂盛繁荣,遮荫蔽日;秋风渐紧,树叶枯黄凋零,回归大地;掉落的叶片安静的回归树根,在冬天化作肥料,滋养树干,新的生命开始孕育,只待春来将它唤醒。

    春夏秋冬是一个循环,树叶从生长到凋落也是一个循环。看到生命的整个进程,知道每一个过程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才不会伤春、悲秋,才不会患得、患失,此谓“知常曰明”是也。而如果看不到整体,就容易断章取义,难以保持客观,以此见识去行事,老子称为“妄作”,以“凶”示警。

    在人际关系中,当他人的行为举止让我们不舒服时,有了“知常”的智慧,我们就不会仅仅对外在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而是愿意去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将人作为一个因缘和合的整体去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将其评价为好人或坏人。摒弃了二元对立的简单思考,我们处理问题就能更加圆融,做人也会更加通透,这便是符合了道。

    通过致虚守静,能“知常”,能涵容,慈悲之心生起,少了批评指责,多了宽容仁爱,世间该少多少的纷争啊!

    我在跟青春期儿子的互动中,对此深有感悟。当紧盯着他的不当行为不放时,母子之间剑拔弩张,互不相让,最后两败俱伤,当妈的痛彻心扉,儿子也变得愤怒迷惘忧郁感伤。学会了观复,我尝试着去理解行为背后的因由和孩子想要表达的情绪,当他感到被理解和懂得,就完全放下了防御,不再浑身是刺,温暖而柔软的情感在母子间流淌,所谓天伦之乐,即是沉浸在这种幸福暖流之中的感受罢。

    “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修行自身,自律自省,依道而行,就能获道之庇佑,长治久安,免于祸患。

    后记:书写《道德经》的过程,也是梳理思路、自我成长的过程。其间承蒙众多师长朋友给予指导和建议,对我成长之拳拳期许,实在感恩不已。无奈李姐资质愚钝,恐有负所望,只是秉持一颗敬畏心,且行且悟,不敢急功近利,不敢贪着固执。得不得道,不甚要紧,只盼不离道太远,时时获“道”之智慧照耀,已然满足。

    图片来自网络

    注:《道德经》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特此说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回归本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gt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