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下篇)

作者: J师姐生活屋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12:09 被阅读0次

文/J师姐生活屋

上一篇中,我们讲到孔子在后世人眼中,被称为“圣人”。

今天我们来讲讲,孔子走下神坛,在成为一个普通人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可是要说孔子就和咱们一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好像也说不通,那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下篇)

我的观点是学人。孔子可以是个学人,理由有三条:好学、博学、活学。

孔子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

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从这些名言中就可以看出来。

孔子曾说:“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有像我孔丘这样又忠诚、又厚道的人,但是像我这样好学的却没有。

也有人问他说:“你的学生当中谁好学。”他说:“我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好学的,颜回。”

孔子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

当时卫国有一个人去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你们老师有这么大的学问,是从哪儿学的?”

其实孔子是没有老师教的,可以说是自学成才。

子贡说:“学问遍地都是,就在我们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老师在哪儿不能学,为什么一定要有专门的老师,专门的学校,专门的专业呢?”

子贡的这个回答相当漂亮。

我们都知道,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有真学问,就不要去在意他是否有老师,到底来自哪里。

李零老师(北大中文系教授)曾在《丧家狗》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观点:“学无常师才叫大师。”

即没有固定的老师才叫大师,什么叫大 ,有容乃大,就是你可以容纳兼收,这才是大。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下篇)

孔子是一个非常活学的人。

孔子的学问都是活学问,他不做死学问。

他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就是说,他不但在书本上学,也会在社会中学,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所以孔子的学问很活学。

其中,在《论语》一书中,共有六十四次提到了“学”字。

从开篇首句的“学而时习之”到“学而不厌”,再到“敏而好学”。

“学”的精神,始终贯穿着孔子的思想和行动。

那么,孔子的学问究竟从哪里来的呢?孔子的学问为什么这么好呢?

这里有三个原因仅供参考:第一是悟性,第二是贯通,第三是实践。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下篇)

孔子讲究做学问要有悟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举一反三”。

他做学问是用一个东西去贯穿它,具体是什么东西,我觉得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还可以是内在逻辑。

总之,一定要有一个可以一以贯之的东西。

如今,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记住孔子的教导,总喜欢比知识多,而不讲实践,孔子非常强调实践。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实践,就不知是对是错。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下篇)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孔子的确是一个学人,是一个好学,博学和活学的人,也是一个有悟性,懂贯通,注重实践的人。

他的这些关于“学”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确实值得我们敬仰和佩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下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s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