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想法
儿童异常行为的形成因素

儿童异常行为的形成因素

作者: 袖手围观有来有去 | 来源:发表于2019-08-17 19:50 被阅读0次

    每个人有这样一种不受控的心理运行共性:出入原理。即有入必有出,出入须平衡。列一个公式:输入(事件造成的心理活动)=输出(疏导释放+异常表现+…)

    比方说吧,当你受了气,你要么当场发飙,要么和朋友“分享”,寻求疏解支援,要么背后歇斯底里,要么窝一肚子火积压成疾……受气是“入”,而发飙、歇斯底里、窝火沉淀是“出”。能很好疏导,正确化解的人多半是世外高人,可说是凤毛麟角。选择克制和与事件看似无关的异常表现会造成心理困扰。

    成年人如此,小孩子在这方面就显得更脆弱,不堪一击。

    孩子属于弱势群体。一般来讲他们虽然在生活被给予关照行为上被保护,可是很多心理困扰被忽略了。我重点归纳了以下六个方面,不知说得对不对,跟大家交流一下。

    1、常被批评

    孩子每天会接收输入大量的信息,遵循出入平衡的原理,所以孩子会表达出来。比如学到新知识、遇到新问题。他们会向外人演示和请教。这个也是人的天性。同样的,如果是受到批评指责,大致会有三个渠道来“消化”,一是家长老师讲道理和心理疏导帮其消化;二是社会和朋友同学圈的消化;三是自己的消化。

    而自我消化又有三方面:一是自我思考反省、自我觉悟自我教育,是自愈式的正面的消化;

    第二个通过做梦(美梦或噩梦)、幻想、阅读、娱乐、饮食等方面来消化,这是生理性消化和转移心理压力的消化方式;

    第三是负面消化,就是异常消化——发泄。就是异常举动,或者暴力式的,或者自残式的,或者“出丑”式的,或者“唱反调”的,或者自以为是的。其实常被批评,言行被强力禁止,而孩子没有机会或者足够空间自由表达。而积累的压力和情绪到了不能消化的程度,异常行为在所难免,越走越远。

    批评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随之而来的心理干预也不可或缺。而且批评必须不能是指责和斥责,甚至是厌恶。批评者得有完整的逻辑和理论支持。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新的心理困惑。

    2、参与感缺失

    “你为什么不听我说?”“为什么总是按你的意思来?”“你为什么不按我的意思做?”“你为什么总是敷衍我?”“你为什么不尊重我的想法呢?”……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因为是孩子,所以被认为幼稚,所思所为常常不被认可而忽略,存在感跌入低谷。这是孩子的普遍心理生活状态。没有获准参与,却有极强的参与欲望。压抑太多太久会导致通过错误和异常的方式来获取他人的关注。虽然有时无公害,但会被视其“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如果再次被批评指责其参与和表达方式时,他会觉得无地自容,为了掩饰突如其来的指责和挫折,会做出更加离谱甚至荒诞不经的事情,次数多了就轻车熟路形成机制了。这个也是儿童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之一。

    鼓励并允许孩子适当的参与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妨问下他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3、关注点过于集中导致说谎

    由于家庭过多关注学习状态导致其其它才能被忽略。学习是重要的部分,但是除学习外还有很多重要品质,比如诚实、责任感、宽容心、礼貌、正义感、对某种爱好的专业表现等等。过于关注某一方面与忽略他某一品质一样都不好,比如过于要求诚实,他们就会对事对人过于较真缺少宽容,做事情不会变通,甚至会为了表现诚实而虚伪并说谎——这个并不矛盾,物极必反。一旦被戳穿,将无地自容,造成心理负担。日积月累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允许孩子说谎并不是天大的事,因为说谎是人自我保护的天性。家长可以选择宽容的态度来戳穿,也可以容忍。这样想嘛,孩子说谎一定是要掩饰一些东西或者是虚荣需要。谁还不说谎呢?你关注什么,孩子就说什么样的谎话。所以一定是我们这方面出了状况。

    同样的道理,你越关注什么,孩子就越在这个方面竭尽所能的敷衍“满足”你。过度宽容会成烂好人,迷失自我;过度强调责任,会增加负担;过度夸奖正义感会给他带来危险……事与愿违时就以谎话来弥补。谎话连篇自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4、家长关注的倾斜和转移

    与上面过于集中对应的是关注的倾斜和转移。同样会始料不及的造成心理困扰。

    因为工作、二孩、创伤、家庭变故以及个人娱乐等原因而在原来对孩子的关注上打折扣,会让孩子感受到失落和失衡。这个适应期孩子很难独立应付。此时的孩子会在其它方面来寻求补偿,比如加倍对物质需求、制造异常举止、夺爱自私、暴躁易怒、敷衍行事等反常行为。这些常常遭致家长严厉斥责批评,由此精力分散、失误频繁、多愁善感、敏感激动、无精打采、精神恍惚、专注力降低等表现。

    与过度的批评一样,过度关注会造成孩子喜欢回避,关注转移也会造成谋求各方关注,不惜采用看起来离谱荒唐的方式来寻求关注。当演砸了就会以更加“出格”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紧张和尴尬,由此又有新问题,家长老师更是不知所措。不禁会问:还是我原来的孩子吗?

    5、不一致的,矛盾的教育

    约法三章常常是形同虚设,或者条款生硬而没有弹性,不为特殊情况预案留余地;约定常常改弦易辙,随意、不稳定;约定太频繁,甚至自相矛盾;家庭内部的对孩子教育的分歧和矛盾,同样的错误批评太过,或者没有任何批评,甚至变成褒奖等等。

    比如你要求孩子晚上9:30睡觉,可是应其要求带他出去买鞋子。因为图促销划算,你一口气给买两双,回来后9:20了,啰啰嗦嗦收拾到10点过。你责怪他拖拖拉拉,他会说“谁叫你要给我买两双鞋?”家长反过来说:我给你买了两双鞋,你不感谢,还责怪我,没良心!孩子就更难受了。新问题是你说他“没有良心”。其实孩子经常10点过才开始睡觉。因为睡前总有各种莫名其妙的“仪式”:整理书桌、布置床头、洗漱等,甚至还要拿本书翻翻浪费下时间。因为总是被批评做事拖拖拉拉不按时睡觉,这回因为家长带出去买鞋子这件本来很开心的事情导致他不能按照你的意思——9:30睡觉,所以乘此机会把问题甩给你,使得你措手不及反挨闷棍。意外发生了:你说他“没良心”,不知感恩。而他感到无比委屈——他对第二双多余的鞋子毫无感情。以后你跟他开玩笑说他“没良心的东西”,他就会极度敏感而开不起玩笑。

    我的意思是,因为约定的9:30睡觉他们都做不到,而家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他们自觉准时睡觉。如果每次都准时睡觉,偶尔一两次延迟,也许会欣然接受一次批评他们拖拖拉拉。

    矛盾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家长之间不一致的观点;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家校分歧等。任何不一致的、固化的、没有推敲过是非曲直的,相互攀比的,没有经过思考而因地制宜的,或者陈腐的甚至迷信的教育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撕裂孩子的判断走向两个极端。家长过于相信权威“原则”而不采纳客观孤立的分析事情本身,也会造成孩子在事物判断上选择被动接受。思想上并不明确而显得墨守成规,甚至和家长一样接受错误的陈词滥调。实际操作上却背道而驰。

    6、爱恨交加

    又爱又恨的教育弊端很大。有些非常开明的家长会容忍孩子的任性和个性,但是没有好的管控和预判措施会让孩子越走越远,无法驾驭——年纪稍大,孩子自己也无力自我约束,家长更是鞭长莫及。青春期叛逆时就会不知所措了。与之对应的是“恨”的教育模式,这个跟上面第一点提到的批评结合起来,坏处是加速破坏孩子正常心理活动和生活习惯,以及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孩子最终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变成极具侵略性的叛逆者;二是做一个唯唯诺诺、庸懦无为的“乖孩子”。

    由于上述六个困扰导致孩子疲劳,也会导致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做事没兴趣,无精打采,作业完成效率低。试想下,他们就是一边吃东西,一边做玩意还一边做作业的“小超人”。他们也许觉得待在书房里是最安全最舒适的。一个是家长喜欢他们待在书房,一个是即使做完了作业还有新的任务,比如被家长检查作业,或被安排新的任务。降低他们迅速完成任务的动力。

    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习惯性的错误习惯性的犯。有些看起来不可思议,有些不由自主,这些并不是咄咄怪事。一定是某个方面出了状况,或者是多方面出了状况。只要找到问题的病根,就一定能治好。

    事实上造成孩子心理困扰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外部环境变化、“垃圾”书籍、遭受恐吓、“坏孩子”示范、影视传媒、社会风气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时间并不能解决问题,时间可以冲淡事件和记忆,但是所有经历过的都会储存在潜意识里,一旦类似事件重复发生时会加重本次事态的重要性。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允许并鼓励孩子自由表达。不要固化思维,或人云亦云给正确教育设置过多的人为障碍。尽量认可他们的大胆表达,以开放的宽度来让孩子参与自己的问题的解决。有效利用出入原理,防微杜渐,争取及时化解矛盾消化积压的问题。

    道理都懂,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好为人师,做起来却显得烦躁不安,力不从心。我想这个也是每个人的通病。总之,对孩子的教育任重道远,不可一蹴而就。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健康有益的环境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和责任。

    个人经验能力有限,谨以拙文,与君共勉吧。

    2018-12-1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异常行为的形成因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ik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