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拆页
《搞定1:无压工作的艺术》page83-87
片段释义
这个片段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方法,自然计划模式。
“自然”的意思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就是按照这个方法的五个步骤来进行的,就是说不是“反人类的思考方式”。
“计划”是指这个方法是针对我们制定计划的一种方法。不管这个计划是大是小,是重要还是随意,是远期还是近期,只要是计划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
“模式”是有其固定的方法流程,也就是片段中讲述的五个步骤。 1.定义目标和原则。 2.展望结果。 3.头脑风暴。 4.组织整理。 5.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有的时候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并不能由目标直接确定下一步行动。尤其是在第一次做的事物或者陌生的事物面前,我们没有多少经验的积累,就不能非常直接的确认其下一步行动。这个自然计划模式就是一个确认下一步行动的好方法。
1.定义目标和原则。 这个部分是what,以及限定的边界范围。
2.展望结果。 这个部分是why,在what背后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3.头脑风暴。 可以自己一个人头脑风暴,也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头脑风暴。
4.组织整理。 将头脑风暴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组织,归纳,梳理。
5.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明确组织整理后的流程,从流程中,可以一目了然关于下一步行动建议是什么。
过往经验
虽然这个方法是自然的思考过程,但是我们在思考计划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显性化这个思考过程。所以在以往的经历中经常会遗漏某些步骤,而不自知。
春节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的线下活动,主题是3月的计划制定活动。这个目标是我在春节前就想到的一个想法。春节后,确定要做这件事情。这就是what,自然计划模式的第一步。
然后我就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一起来制定3月份的计划和对应五个周的周计划。正好可以将月度计划分解为周计划,再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部分就是我对于what的边界限定,自然计划模式的第二步。但是这一步没有思考的很细致,就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
接着我开始头脑风暴,看看要如何推进这件事情。制作手册;发送报名链接;打印手册;书写逐字稿;查看线下活动的日期;没有人报名怎么办;手册要打印几份啊;逐字稿还是要列一个提纲再来写吧;场地放在哪里合适;大家还需要带电脑吧;活动结束后要不要写个总结。 我思考了这些各种各样的想法,这就是自然计划模式的第三步。但是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
没有记录,也没有组织整理,我直接跳到了自然计划模式的最后一步,明确下一步行动,跟小六沟通活动时间,让小六发一个活动报名链接。
整个过程的主线都是按照自然计划模式来进行,但是是很无意识的在进行,有一些步骤没有做的很完整,有些步骤没有做。最后虽然有下一步行动,但是下一步行动的集合没有形成起来。可能下一次再确认下一步行动的时候,又要重新思考一遍。这样不是耽误时间吗?如果我在头脑风暴的时候及时记录,并做好组织整理的工作。一定会更好的形成一系列的下一步行动方案。
未来规划
下个周二是个人管理1对1课程的第一次授课。虽然我熟悉这个系统,但是是第一次进行1对1的授课,是一件“最熟悉的陌生人”事件。非常适合使用片段中的自然计划模式来规划我的下一步行动方案。
1.定义目标和原则。
首先定义目标,就是下周二晚上的个人管理1对1授课。
再来确定原则,也就是what的边界范围。这个课程的时长在3小时左右,对象是中凤,是1对1的授课方式。授课的内容肯定是个人管理系统中的内容,但是具体还需要再细化。授课的地点在南坪某个咖啡厅或者中凤上班的地方,或者其他安静的地方。
2.展望结果。
展望的结果是我希望这三个小时1对1的授课,可以让中凤体验到与上大课不一样的沉浸感。她可以有受到启发的感觉,我也有传授知识的成就感。并且我讲述的内容实用,对中凤是有帮助的。最后可以愉快的结束这次授课,而且中凤还有非常大的热情,在线下持续去实践和学习。
3.头脑风暴。
开始收集想法啦!
确认授课的内容;确认授课的时间和地点;书写授课的逐字稿;要制作手册吗;授课的内容还要提前写大纲;授课后要写一个报告吧;授课期间需要带一些白纸和笔;授课期间需要及时记录过程吧;需不需要在授课时录音呢;授课后要不要写一篇文章呢;授课前可能要吃饭;授课中间要休息一次吧;最重要的还是要和中凤先把授课内容讨论出来,这才是根基。
4.组织整理。
好多的想法,现在开始整理。
1)跟中凤确定授课的内容,周三前。
2)书写授课的大纲和逐字稿,手册有必要就制作。周日前。
3)准备好授课的工具和资料,周一前。
4)确定授课地址和时间,进行授课。周二晚上3小时。
5)授课后总结并梳理分析。周五前。
6)确定下一次授课时间和主题。
7)循环往复。
5.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所以下一步行动方案就很清楚了,就是与中凤商定授课的主题内容,在周三前进行确认。如果中凤拖延,就要提醒并督促。主题时间确认越晚,准备的时间就会被压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