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
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5、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二、古代奴隶社会教育-中国
1、夏代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2、殷商
有考古材料(甲骨文)确切证明的,最早的学校教育
3、西周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4、春秋战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墨家创始人墨翟是继孔丘之后的伟大思想家,核心思想:兼爱非攻
三、古代奴隶社会教育-欧洲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教育内容几乎全是军事体育训练,如赛跑、跳跃、角斗、骑马、投掷等,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骁勇的军人与武士
2、雅典
雅典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国内阶级斗争较复杂。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内容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奴隶主的后代适应这种复杂的社会阶级斗争。
四、古代封建社会教育-欧洲
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种教育体系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教会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封建主教育。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2、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又称世俗封建主教育。加油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五、近现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此时教育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里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六、古代封建社会教育-中国
1、汉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隋唐
隋朝开始出现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确定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
3、宋代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
4、明代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收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
5、清朝
光绪三十一年(1905)
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七、古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阶级性
2、教育的等级性
阶级性和等级性的区分
阶级性说的是人的经济地位,比如无产阶层和中产阶层
等级性说的是级别,是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比如古代的一品官员、二品官员等等
3、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
科学技术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注重的是四书、五经的内容考核
4、教育的象征性
能上学接受教育就象征着地位
5、教育的刻板性
教学方法传统,注重的是死记硬背
6、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
八、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提出者保罗·朗格朗,被称为终身教育之父
2、教育的全民化
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
3、教育的民主化
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