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的长安,北宋的汴梁,南宋的杭州,今人在画卷上瞥见过他们的繁华一角,在前人的文章中惊慕于他们的歌舞升平。
然安史之乱后盛唐不再,靖康之变后东京陷落,黄粱梦醒,往事成空,空余追忆,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怅然和想象。
北宋灭后,南宋再起,但偏安一隅的国家终究无法承载人们恢复故土的理想,这份寄托随着蒙古铁骑的南下而归于尘土。
孟元老,号幽兰居士,对于他的身份,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书中提及他年少时随父入京,在东京开封长大,后又入朝为官,直至靖康之变,孟元老与一众北宋旧臣避居江左。
天长日久,汴梁旧事渐渐不为人知,孟元老感念伤怀,于是将东京开封风俗面貌“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他想起往日东京的繁华,那时故国仍在,天下安定,可思及今日,国破家亡,一干百姓臣子匆匆南渡,好不凄凉,“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脆弱的繁华似乎一触即碎,故国之亡似乎只是一夜之间,如同华胥之梦,故名此书为《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查阅典籍,查补缺漏,编成一本《东京梦华录》,全书共十卷,分别记载了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当时东京的汉族民风习俗、时令节日,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是一部难得珍贵的历史地理著作,为我们如今了解北宋开封府的布局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兼语言通俗易懂,便于流传,为后世保存了北宋末年东京开封府的详细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历史发展至北宋,人文积淀更为丰厚,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娱乐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一点在《东京梦华录》中得到了深切的体现,其中所记各街巷中,医馆、药铺、集市上所卖食物种类之丰富、节日之欢乐,都带着盛世里歌舞升平的残影,人们的生活充实而自由。
夜市在唐代后期的大城市中已出现,宋朝北宋年间统治者明令允许夜市,《东京梦华录》中有许多关于夜市的记载:“市亦有燋酸豏、猪胰胡饼、和菜饼、獾儿野狐肉、果木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子、姜豉、抹脏、红丝、水晶脍、煎肝脏、蛤蜊、螃蟹、胡桃、泽州饧、奇豆、鹅梨、石榴、查子、榅桲、糍糕、团子、盐豉汤之类。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在“州桥夜市”一节中,所记食物种类花样更多:“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熬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开封的小吃不仅种类丰富而且价格便宜,可见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很高。
《东京梦华录》,内容丰富,北宋一朝国破,孟元老这时提笔,难免寓情其中,读来令人感触颇深。就其内容而言,孟元老不畏繁琐,记载详备, 又并不一味的客观记录,仿佛在他笔下,汴京仍是鲜活生动的,东京的百姓们依旧过着热闹而安定的生活,他用一种温和而眷恋的笔调描绘汴京,让《东京梦华录》中的汴京有了流淌的生命,当几百年后的我们翻开书卷时,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鼎盛。
可叹孟元老编此书时,北宋骤然覆灭,中原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前途尚未可知,作者哀于国家破灭,忧虑国之未来,加上年岁渐长,心中更添孤寂。写这一本《东京梦华录》,作者追忆往昔,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内心的自豪,想他的国家百年安定,东京城“金翠耀目,罗绮飘香”,人民安居乐业“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这些景象犹在眼前,似乎是突然之间,就国破家亡。北宋的繁华是易碎的,它的灭亡并非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由来已久,国家弊病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革,最终才走向灭亡。繁华背后,正是潜伏的危机。
书中“驾回仪卫”一节末尾处,作者写道:“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这一节,写的本是圣驾回宫,人人争相出游的热闹景象,作者偏在末尾有此一笔,读来竟有恍若隔世之感,国家灭亡的现实让他从绮梦中醒来,再看往日繁华,也已经不复往日的心情。
时至今日,我们知道历史的结局,南宋最终被蒙古灭亡,臣民们恢复北方的愿望也并没有达成,如孟元老一般的旧臣们,他们见证了汴梁的繁华,衰落,以及这座城市渐渐地被后人遗忘,多年以后,老一代人归于尘土,小辈们一天天长大,神往于那座曾名满天下的城市,可是终于再没人真正记得汴梁的模样,但是,当他们,当我们翻开《东京梦华录》的时候,几百年前的繁华就如同一一幅宏大而瑰丽的画卷,被缓缓铺开,它依旧存在着,供世人仰慕惊叹,追思悼念,最终赋予它超越时间的价值。
朝代更替,岁月变迁,唯文字历千年而不朽,孟元老无法阻止北宋的灭亡的步伐,但他尽己所能,挽救了汴京,使后人有知,不忘往日荣光。在中华民族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繁华易逝,唯文字不朽,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是民族的珍宝。典籍不朽,经风霜而愈显珍贵,《东京梦华录》不朽,汴梁也因此不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