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可谓精妙绝伦!看 老子的无为而治实在受益非浅。
”不尚贤,使民无争”不有意树立偶象,多出众议不一;也是教民勿崇尚虚名,多出理论下的阵营,出现斗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08720/de03b915b4694999.jpeg)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无盗”。价格为盗心之始,平抑商品价格,直面人之劣根,顺势抚慰之。
“无可见欲,使民心不乱”,是上面两句的进一步阐释,人欲确为难填之壑,抑制欲望则人心安宁!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此为本经最精华之句。心无争名之想,贪婪之念,夺利之欲,实为虚其心。“弱其志”为无压人之霸,无鄙人之学,如此则志无用力之点,当此之时强健体魄则是生活的要务。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无敢为也,为无为”如能作到以上几点,则能使民勿需执念于要知道的细节,因为没有被欲望所累,并且能够上承下效。在这样的大化之境里,智者,也就是知道细节的人也就不敢不从善入流了,这就是无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08720/6f466dcd60b130d9.jpeg)
所谓的无为其实是圣人创造的大作为,因其着力点在根,所以枝干花叶的显示反而无所谓了。
关于制入化境当首推“虚其心实其腹”,此象实为气功内守丹田之象。道德经中颇多将理论的内修提升到技术的章节。其修身的境界达不到洞彻恐难有如此的治化之境呈现于世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