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成长励志故事
大城市漂泊的人,留下或离开从来不是问题

大城市漂泊的人,留下或离开从来不是问题

作者: 青檬时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16:21 被阅读827次
漂泊

一个同学,有阵子见到我总会说:“你咋不把你上海的房子卖了啊?卖了后,拿到钱去长沙之类的城市生活,会活得舒畅很多啊!”

我该怎么回答他的问题?

我不想离开是因为我喜欢上海一切或具象或抽象的东西?例如:我喜欢上海的地铁,地铁迎面开过来的风像是要带我去到另外一个未知而又美好的世界;该怎么跟他说我喜欢上海各色各样的人:我复旦的小伙伴们,公司里面和面试的时候一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巴斯大学、纽约大学、复旦、交大、同济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经历、远大的梦想和现实的烦恼;我该怎么跟他描述我喜欢繁华的陆家嘴,那里有到处高耸着的摩天大楼,我喜欢开阔而迷人的外滩、独特的新天地,我还喜欢小镇七宝、洋味的衡山路、偏远而静谧的佘山,甚至是那充满烟火味的老弄堂......

“你以为换个城市就没有烦恼和压力了吗?”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憋了一句反问他。

他马上语塞并陷入了沉思。

而谁又知道,最近,即将毕业的他却还是在上海找了份工作,月薪1万,貌似早就忘记了以前自己说要“去节奏慢的成都工作”的宣言。

又将是一个毕业季,大家都面临很多选择:“是去北上广深,还是回老家三四线城市?”

“该选择安稳、平淡的生活,还是去迎接快节奏、压力和未知?”

“现在北上深房价那么高,我还能扎根在这里吗?老家的车子房子热炕头不好吗?”

......

特别是在17年这个寒冷冬季,大兴火灾,北漂遭驱赶,他们甚至还被定义为“低端人口”,着实伤了不少人的心,所以我们还有必要死皮赖脸的留在北上广深吗?因为它们貌似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故乡,一直以来我们也都不曾在北上深找到那所谓的“归属感”。

可是,在我看来,在大城市漂泊的人啊!留下或者离开从来都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01

2010的我单枪匹马的杀到了上海,口袋里揣着2000块的压岁钱。

因为我妈妈想要我留在湖南的那个小城市,而我不顺从,所以在来上海之前,我们大吵了一架。

即便过去7年了,我还是记得那个炸裂的现场。两个人像要爆的气球,一个个骂红了眼。

“你去了就不要回来了。而且反正我也是不会给你钱的。”我妈妈吼道。(此处省去了一大堆骂人的难听的话语,是她一贯的作风)

“不回来就不回来,谁想回来啊。”我扯着嗓子喊。

于是,我独自买了张去上海的硬座火车票,从此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上海我住过群租房,吃了几年沙县,没有什么朋友,搬过7、8次家,刚开始两年,甚至交不起房租;赚着很低的薪水,忍着奇葩上司的刁难,总是会迷茫。

现在回想起来,以前的自己在物质上确实活得很苦逼,很可怜,可是身在其中的我自己好像并不是这样觉得的,或许应该说我当时的关注点压根就不在这上面。

“没钱?那又怎么样,我可以自己赚;住10平方米的群租房,租客还把卫生间搞得到处都是粑粑?忍忍吧,又不是要一直住在这里;一直不升职加薪?好好干,好好提升自己,总会有其他机会的。”这就是我内心两小人的日常对话。

因为我年轻,有梦想,怀抱着希望,而且上海到处都是机会,暂时的困难又算什么呢?不曾打倒我的都会成为我以后路上精进的财富,所以我从来都不曾真正的相信我有手有脚的会在上海活不下去。

现在,我在上海已经7年了,有了自己的房子,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完成了18岁时候想去复旦读书的梦想,我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会有自己珍惜的事业,我会再去伦敦或者纽约读个MBA,因为我从来都不曾放弃的努力和坚持着。

总的来说,我很感激那时候无论别人怎么反对,我都想要坚持下来的自己。

其实,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少,无非就是一口饭,一个可以住的地方,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有就是支撑着自己活着的一口气而已

过度的沉浸在自己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公之上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成为阻止自己前进的绊脚石。

所以,我也一直不想渲染自己有多苦,况且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大部分的人再难又能苦到哪里去?总不至于饿死、穷死吧?

02

我有个姐姐现在也就30出头,她大专毕业就去了深圳的一家工厂。

那个时候的她,不到800块一个月的薪资,在别人家的客厅里打地铺,每天吃着几片白菜叶子的菜,日子显得那么的没有希望和单调。

后来,她认识了我姐夫,也是一个刚到深圳月薪才800块钱的毫无背景的小伙子。

两个人抱团取暖,租到了一家城中村,一室一厅600块钱一个月,我姐也换了份工作,去了一家公司。

两个人同心协力,踏实肯干,日子越过越好。

2010年,他们买了一套50平的关外的房子,用来出租。

2013年,又在南山买了一套房子,现在都翻了3,4番了。

2014年,买了一辆大众车。

2015年,生完并把娃带1岁的我姐又换了份工作,在一家新型互联网公司做一名客服;两年后,公司融了三轮资,姐姐也升职为客服经理,带着几十人的团队。

2016年,作为程序员的姐夫一边工作一边开始创业。

2017年,他们把以前的大众车换成了一辆50万的奔驰。

日子就是这样子过来的,不论你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在别的城市,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有没有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的决心、规划、行动和能力。

我也从来不相信好与不好是仅仅可以从物质收入上评判的,但是好的物质不可否定的能带给人更好的幸福体验。

03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定要留在北上广深才会有好的发展和生活。

重要的是,你自己到底适合哪种生活方式?你想呆在哪里?

遵从你的内心,其他的都是其次的。

最怕的是,你享受着北上广深的便利、包容、开明和繁荣的时候却抱怨着它的高房价、高压力和高物价;你拥有着小城市的宁静、休闲和家庭氛围感的时候却吐槽它的闭塞、俗气和落后。

那这样的话,无论你在哪里,都不会觉得幸福的。

我有两个高中男同学,都是大学一毕业就选择留在小城市的,如今也是过得有滋有味的。

一个在银行,从基层做起,擅长搞关系,能力强,也非常的努力,所以年年升迁,如今已经是某银行支行的行长了。

一个在法院,拥有着律师资格证,现在也已经是法官了。

他们无一不是早早的结婚生孩子买车买房,工作之余还去湖南大学读个在职研究生,每天都回家看父母、带孩子,谁又能说这样的生活不好呢?

我还有个闺蜜,大学毕业去了北京,他哥哥还给她在北京弄了个北京户口。

可是她在北京工作了2,3年后,还是毅然回到了长沙,因为那里有很多她大学的同学、朋友,有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较小的压力,更重要的是那里是她爱的人和她的老家所在地。

如今,她已经结婚生子,住着豪华装修的140平的大房子,老家就在1、2个小时车程外的地方,空闲的时候可以呼朋引伴来相聚,并且正在计划买车和买第二套房;她老公在电力局,工作稳定,薪资不低,压力相对也不大,这样的生活又是何乐不为呢?

04

四个一线城市常住总人口及户籍、非户籍人口情况

现在,已经不是农耕社会了,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在一个地方出生、长大、死亡。我们现在应该鼓励迁徙,因为对个体而言,我们人生的半径就该是慢慢扩大的,我们生活中的纬度就该是多重的。

我们提倡经历,享受过程,倡导自由,拥抱变化,因为我们就在这样子一个伟大而又多变的时代。

什么是外地人?什么又是大城市人?可以看看上图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单从户籍来划分,北上广深就有几千万的非当地户籍人数,占比都在40%左右,尤其是深圳,非深圳户籍人数占比达到将近70%。

70%,这是一个多恐怖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深圳的10个人中,仅有3个有深圳户籍,这里面还包含着很多的新深圳户籍的人,另外可能还有些没有被统计到的非当地户籍的人。

所以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深圳人?又是谁在为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在做大贡献呢?

生而为人,我们本该都很平等。所以我一向不喜欢把人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外地人”“北京人”“上海人”“高贵人群”“低端人群”,我们同意了吗?就成为了北上深的“低端人群”。

倒退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大家不都是农民?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城市顶层管理者又有多少的本地人?

何苦自我怀疑,自我贬低,自怨自艾。

在大城市漂泊的人,想着离开还是留下,从来都不是大的问题和关键所在。重点是遵从你自己的内心,根据自己的条件、自己的性格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努力而坚定的走下去,不要活在别人的定义中,吾安心处即吾乡。

如果你仅仅是因为外界反对你,贬低你而犹豫不决的话,那大可不必,毕竟我们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那个该被驱赶的“低端人群”中的一个。

相关文章

  • 大城市漂泊的人,留下或离开从来不是问题

    一个同学,有阵子见到我总会说:“你咋不把你上海的房子卖了啊?卖了后,拿到钱去长沙之类的城市生活,会活得舒畅很多啊!...

  • 楚门的世界|留下或离开,从来都是个问题

    稍微懂点英语的人,应该都能看懂楚门名字的寓意。 Truman,单词true和man的结合,前面的词是“真”后面的词...

  • 留下或离开,都是归途

    毕业4年,重新来到曾经的那座城,重新走过校园,谢绝故友的相邀,独自品尝着物是人非。一步步的辨识着与记忆不同的那些商...

  • 十面霾伏下,为什么我们不愿逃离?

    雾霾的天空下,很多人选择了逃离北上广,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留下,或者说不得不留下。 离开或留下都需要勇气,离开或留下都...

  • 故乡与异地

    留下的人想离开,远方的他们乡愁泛滥。起点终点变换不停,漂泊者亟待回归,原地踱步的人群盼望出发,远方会不会到来,不知...

  • 去有风的地方

    大城市的人想去安静的地方放风,或逃避,或休息,或停下认识自己 小地方的人想去大城市赚钱,或梦想,或世俗,或出入头地...

  •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发展?

    每个漂在大城市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吧?留下来或者离开。昨晚和姐姐聊了很多,她一个人在上海这座大城市,回顾自己过...

  • 关于留下还是离开

    留下还是离开? 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很久 留下意味着要接受不想要的繁琐 离开意味着要离开这些熟悉很久的人事 就这样纠...

  • 离开家去外地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送给漂泊在大城市工作的小伙伴 前几天看彭小六写的《离开家乡去外面漂泊是为什么?》 10年前,我攥着拳头,冲着车厢...

  • 贤妻良母——《谁在我家》导读之十

    分离的仪式 宁可消失的人是我,而不是你” “亲爱的父亲(母亲,或其他人),哪怕你离开,我也会留下。” “亲爱的父亲...

网友评论

  • 喵媛:一枚在上海漂了3年的程序媛,希望生活会越来越好!:fist:
    喵媛:@青檬时 嗯哪嗯哪\(^o^)/
    青檬时:@喵媛 一定会的,加油⛽️
  • 4f39f425d487:给我来个青柠檬:scream: :scream:
    青檬时:@采花大盗_喵小猫 :blush::blush:
  • 顺其自然_7a82:在深圳想着回老家,真正回老家了,估计日子也不好过...
    青檬时:@顺其自然_7a82 :innocent:不过还看年纪,很多人不同年龄段想法是不一样的。差距啥倒是其次……
    顺其自然_7a82:@青檬时 其实我也想着离开深圳,回三线城市:kissing_heart: 也就这样想想,真这样了,跟人差距越来越大
    青檬时:@顺其自然_7a82 其实人生本来就不易,在哪里都一样
  • 冲浪小鱼儿:单看题目,你就很棒
    青檬时:@冲浪小鱼儿 谢谢亲:pray:
  • 顾尘寰:嗯~,干了这碗鸡汤
    沪漂第六年……不是很有感……
    反正不结婚的人不能买房,买房买了,地段也是个问题。索性就不买了,住在市区附近,反正挺方便的。
    生活是很便利,压力也很大,事情却没有想象中复杂,嘛,就这样吧。
    啥时候觉得不想呆了,就换个地方继续呆着就行。
    人们常说在哪里都一样,其实,是不一样的。
    青檬时:@顾尘寰 棒棒加油⛽️:sunflower::sunflower::sunflower:
  • 千羽惊鸿:平淡的真实,更能够给我力量!很棒!
    青檬时:@千羽惊鸿 :sunflower::sunflower::sunflower:⛽️
    青檬时:@千羽惊鸿 :sunflower::sunflower::sunflower:
  • 至简从心:好励志啊
    青檬时:@至简从心 谢谢亲:pray:
  • 苏大兄dei:感觉我写的和你这个不在一个层面上啊,我属于小年轻未经风雨做的美梦,您这写的是功成名就之后的感觉,视角完全不一样。不过非常希望能有您这样励志的生活
    青檬时:@请叫我小小苏 :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互相学习
    苏大兄dei:@青檬时 你羡慕我年轻,我还羡慕你成熟呢,不过姐姐也挺年轻的嘛。以后得多多像你学习,
    青檬时:@请叫我小小苏 非常羡慕你还这么年轻,机会多得是,加油,你也棒棒的⛽️
  • 傅鸿雪:就比如在超市排队结账,你看这个队伍长,换了一个,最后发现原来其实没什么不同。以后的世界不管如何发展,中国城镇化至少还有几十年要走,那么北上广深就会一直遥遥领先。就算是为了子女以后能起步高于二三线城市的同龄人,也要咬牙坚持留下!😂😂😂
    青檬时:@傅鸿雪 深刻评论,赞一个:+1::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2abad439f41e:真棒!加油!
  • 21b5e76280dc:沪漂五年~此类的文章总是能感动我
    青檬时:@Lee_14c4 亲亲😘
  • 9251e0db36c1:写的太过理性化,没有添加半点生活的人性化气息,所以让人有种看到这类文章就不想再读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
    青檬时:@习丽 请教什么是人性化气息,麻烦能跟我举例子吗?真诚的想请教
  • 青檬时:欢迎大家评论👏
    青檬时:@当当当的 会有好处吧:sweat_drops:
    827312de8140:@青檬时 可以说80算是赶上机遇的一代了、房价低,各种市场不健全、有心的可以赚一桶金,没有那么难

本文标题:大城市漂泊的人,留下或离开从来不是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sv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