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千扯淡互联网科技成长励志
什么人会对社交媒体上瘾?

什么人会对社交媒体上瘾?

作者: 路过的车轱辘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20:14 被阅读11次
(图片来源:healthline.com)

4 月 24 日,《复仇者联盟:终局》上映。我因为一些操作上的莫名失误,结果到了 5 月 1 日才看上,在这期间免不了在“防剧透热潮”的影响下“几乎屏蔽”了一周的微博和朋友圈,然而最后还是防不胜防,在看 B 站时被一个无关视频的弹幕给剧透了。

虽然防剧透无果,而且这部片子实际上也不存在什么剧不剧透的担忧,但在那一周里最引起我注意的其实是不刷微博和朋友圈的过程,因为就在屏蔽微博和朋友圈的第一天,我就出现了轻微的“戒断反应”。扛了一周,反而开始对“社交媒体成瘾”这个话题有些兴趣,不过在讨论“社交媒体成瘾”有什么危害、怎么形成、怎么“放下手机,立地成佛”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人容易“上瘾”。

一篇刊登在《成瘾行为》(Addictive Behaviors)的研究(Andreassen, Pallesen, & Griffiths, 2017)提到不同人群在社交媒体成瘾的程度上存在差异,研究中区分人群的具体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单身、是否学生、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情况。

(图片来源:medium.com)

在性别方面,研究发现女性比起男性更容易对社交媒体上瘾,在与社交有关的活动中,女性的成瘾风险更大。但同时,这不代表男性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就更加“健康”,因为男性在非社交性或者单独进行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沉迷电子游戏。

年龄上,年轻人比年纪较大的人群对社交媒体的上瘾程度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会更频繁地使用科技产品来获取、发展和维持社交关系,并更倾向于通过网上他人对自身行为的反馈来塑造或增强他们的社会身份。同时,年轻人也更加熟悉、更加愿意学习使用新的科技产品和媒体平台。

在其他方面,单身、受教育水平较低、学生(对比非学生)、低收入群体都相对更容易对社交媒体上瘾,但研究认为,以上情况可能是由年龄造成的,即,更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年轻人,比起年龄较大的人,更有可能单身、受教育水平低、身份为学生、以及收入更少。

除了上述几个群体因素外,一篇2011年刊登在《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的文献综述还汇总了过去一些关于性格对社交媒体成瘾行为影响的研究。作者具体讲述了“大五人格”(The Big Five)五个性格特征(开放性、外向性、尽责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和社交媒体使用行为间的关系。

大五人格(图片来源:verywellmind.com)

对于年轻人来说,开放性(开放性更强的人,对世界有更大的好奇心、兴趣广泛、想象力丰富、不断尝试新事物、不受传统观念约束,而开放性较低的人,相对更加务实、偏好传统和保守的观念)较强的人比起开放性较低的人会更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而且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也会加入到更多的群聊中。

而对于更年长的成年人来说,外向的人使用社交媒体会更加频繁,比起内向者,外向的人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更多好友,社交媒体能帮助他们加强与他人的社交关系。但同时,这不意味着内向的人就没有成瘾风险,事实上内向的人更愿意在个人页面公开个人信息,他们也会在社交媒体上花大量的时间。因为对内向的人来说,使用社交媒体能弥补现实生活中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缺失。

尽责性更高的人(相对更加有条理、责任心更强、更加谨慎和自律)比起尽责性较低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而且在社交媒体上发的图片会更少。这可能是因为尽责性较高的人倾向于把精力花在朋友间的联系上(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同时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分享太多跟个人相关的信息。

宜人性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关系则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对女性而言,宜人性更高(更容易相信他人、坦诚、与人交往更加温和谦逊、有同理心)的人会更多地在社交媒体上上传图片,但这一情况在男性身上则正好相反。

涉及情绪稳定性的研究发现,情绪稳定性较低的人会更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更倾向于在网上发布信息以获得自信。但在使用习惯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比如有研究发现情绪稳定性较低的人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接收或发送评论,情绪稳定性较高的人则更喜欢发图片,而在其他的研究中却有相反的情况出现。

最后,除了“大五人格”外,有另外两个性格特征也在上述的两篇文章中被提及到。

首先是更自恋的人在社交媒体上更加活跃,这可能是因为对自恋的人来说虚拟世界为他们塑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提供了绝佳场地。还有就是低自尊的人会相对更容易对社交媒体上瘾,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在社交媒体中收获“赞”来获取他人的赞扬和夸奖,逃离“自卑”,而那些认为自我形象不够好的人也更倾向于在网上与人交流,而不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

参考文献:
Andreassen, C. S., Pallesen, S., & Griffiths, M. D.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dictive use of social media,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Findings from a large national survey. Addictive behaviors, 64, 287-293.

Kuss, D. J., & Griffiths, M. D. (2011).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nd addiction—a review of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8(9), 3528-3552.

相关文章

  • 什么人会对社交媒体上瘾?

    4 月 24 日,《复仇者联盟:终局》上映。我因为一些操作上的莫名失误,结果到了 5 月 1 日才看上,在这期间免...

  • 《行为上瘾:拿得起放得下的心理学秘密》(一)

    【摘】1、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体上瘾已经让我们成为“异化的人”。2、视频上瘾、信息上瘾3、“眼球经济”的短视频 【感...

  • 如何戒掉玩手机的习惯 尝试在手机删除您的什么?

    尝试删除您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式,但请记住,这并不意味着您放弃了社交媒体。 毫无疑问,手机上最令人上瘾的元素是社交媒体...

  • 十五丨成瘾性是社交媒体最大的问题:BBC新闻

    BBC新闻有一条是说:人们为什么不用社交媒体了? 答案是社交媒体偏离初心广告泛滥、易上瘾难摆脱、费时费力又没意义。...

  • 互联网中的极化现象

    我们为什么对社交媒体上瘾? 究竟是什么让社交媒体如此具有吸引力?我们为什么关注别人,又为什么想要获得别人的关注? ...

  • HTML5游戏的崛起及营销未来

    社交媒体游戏通常具有上瘾、吸引人、有趣的一些特点。企业正在使用社交媒体游戏作为一种工具来构建品牌。目前无论是传统5...

  • 日更写作,我已经上瘾啦

    有些人会对喝咖啡上瘾,有些人会对在淘宝上购物上瘾,有些人抽烟喝酒上瘾,那么今天我要告诉你,我对日更写作上瘾啦,估计...

  • 上瘾

    我们会对一些行为上瘾,那背后是一种感受的上瘾 我觉察到自己会对低落情绪上瘾,似乎它就在不停提醒我:你看,你不行吧,...

  • 4步就能帮你:打造一款让用户上瘾的产品

    为什么人们会对一些产品形成类似上瘾的症状呢?这些产品有微信、淘宝等:不刷刷朋友圈就没有安全感,不逛逛淘宝就有可能失...

  • 如何使你的孩子对学习上瘾?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对学习上瘾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先想以一个疑问开始:“为什么我们或者说是孩子,会对游戏上瘾,却不会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人会对社交媒体上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yw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