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这个词,古书里就有了。
注书的学者们说,犹,是一种异兽的名字。但他们活在一个动物分类不需要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太平盛世里,而天下的异兽数目似乎也太多:每个从蛮荒之地归来的远行人,带回的除了对瘴气的抱怨,还有没完没了的怪力乱神。总之,在该兽的特性上,学者们产生了一些小小的分歧。
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它是身长五尺的大狗。另一种说它像猿,大鼻子长尾巴,擅长爬树,住在深山之中。它不嫉妒,但生性多疑,只要有声音,哪怕微乎其微,它便觉得是抓的人来了,迅速往树上爬。直到确定无虞,才会下来觅食。这种事每天要发生许多回,于是人类把这种反复的行为称为犹豫。
在外人看来,它简直比逃犯还狼狈,但犹自己并不能控制。雨天、风天,对它来说百感交集。它伏在树根处,温暖的毛皮蜷成一团,可问题不在避寒……谁知道雨脚落在叶子上的淅沥不会隐匿了仇人的脚步声?每一滴催失眠者早早入梦的雨声都令犹心惊胆战。风中摇晃的林莽可能包庇存心不良的眼睛,它心想,就在自己思考的时候,猎人说不定已经放弦——万一那一响也被风折断树枝的声音盖过?犹摇摇头,还是决定爬回树上。
它的一生就是这么过去的。衰老的犹们不会有其他下场:都是哪天蹲在枝梢犹豫要不要爬下来的时候,手臂忽然失去了力气,啪嗒啪嗒掉到地上。它脑壳崩裂的声音伴随着无穷无尽的回响:由近及远,听到声音的犹们开始大惊失色,簌簌簌簌地爬上树,于是这只衰老的犹的死亡在犹栖居的树林里俨然激起了一阵涟漪。真奇怪,没人想过用死去的犹的皮制作乐器。即使是最轻的弹拨也会让它绷紧,然后你将听到如同悬于一线的尖细乐音,那效果并非普通共振器所能产生,肾上腺素在那层薄薄的皮下流动的轰鸣。
你还要听后来学者的说法吗?宋朝有个人说,犹和豫其实是两种兽,造词者像对待狼和狈一样给它们来了个拉郎配。但这不是真的,犹豫只是个连绵词而已,犹豫,夷犹,犹与,由与,它们是同个词也都是无意义的拟音,根本不能拆开解释。不存在瞻前顾后不知该上还是该下的犹,也不存在另一只与它异曲同工的豫,你我的毛病从来找不到知音。现在让那些说自己选择恐惧症的人继续闹腾去吧,外面夏夜里蝉声大噪,你若不相信我之前所说,应该还有机会看最后一眼那正在消失的犹,这头纠结的困兽满怀焦虑地回望你一眼,最后跌入虚构的裂缝之中。从此不复存在。
(20140718)
算是跟詞義有關的小腦洞……靈感來源如下……
《老子校釋》第十五章,“猶若畏四鄰”條下注:
謙之案:葉夢得岩下放言上曰:“先事而戒謂之豫,後事而戒謂之猶。猶豫本二獸名。古語因物取義,往往便以其物名之,後世沿習,但知其義,不知其物,遂妄為穿鑿,未有不誤者。”
今按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釋文引尸子:“猶,五尺大犬也。”說文犬部:“猶,玃屬。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猷。”
又,顏氏家訓書證篇:“猶,獸名也,既聞人聲,乃豫緣木,如此上下,故稱猶豫。”
漢書高后紀“計猶豫未有所決”,師古曰:“猶,獸名也。爾雅曰:‘猶如□,善登木。'此獸性多疑慮,常居山中,忽聞有聲,即恐有人且來害之,每豫上樹,久之無人,然後敢下,須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決者稱猶豫焉。一曰:隴西俗謂犬子為猶。犬隨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故雲猶豫也。”“猶豫”一作“猶與”。
史記呂后紀“猶與未決”,索隱:“猶,猿類也,卬鼻長尾,性多疑。”漢書霍光傳“不忍猶與”,注:“猶與,不決也。”又作“冘豫”。後漢書竇武傳注:“冘豫,不定也。”又高誘注呂覽作“由與”。
王念孫讀書雜誌(卷四之一)謂:“猶豫雙聲字,猶楚辭之言夷猶耳,非謂獸畏人而豫上樹,亦非謂犬子豫在人前。”
二說均可通,王說為勝。此云若冬涉川者怯寒,若畏四鄰者懼敵,猶兮與兮,遲回不進,蓋因物而狀其容如此。
网友评论
看这篇首先想到的是卡夫卡的《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