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云居轩尺牘
【心畫】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五(小序1)·清·李渔

【心畫】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五(小序1)·清·李渔

作者: 半暇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05:32 被阅读3次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 临砚

| 原文

“病不服药,如得中医。”此八字金丹,救出世间几许危命!进此说于初得病时,未有不怪其迂者,必俟刀圭药石无所不投,人力既穷,而沉疴如故,不得已而从事斯语,是可谓天人交 迫,而使就“中医”者也。乃不攻不疗,反致霍然,始信八字金丹,信乎非谬。

以予论之,天地之间只有贪生怕死之人,并无起死回生之药。“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旨哉斯言!不得以谚语目之矣。然病之不能废医,犹旱之不能废祷。明知雨泽在天,匪求能致,然岂有晏然坐视,听禾苗稼穑之焦枯者乎?自尽其心而已矣。予善病一生,老而勿药。百草尽经尝试,几作神农后身,然于大黄解结之外,未见有呼应极灵,若此物之随试随验者也。

生平著书立言,无一不由杜撰,其于疗病之法亦然。每患一症,辄自考其致此之由,得其所由,然后治之以方,疗之以药。所谓方者,非方书所载之方,乃触景生情,就事论事之方也;所谓药者,非《本草》必载之药,乃随心所喜,信手拈来之药也。明知无本之言不可训世,然不妨姑妄言之,以备世人之妄听。凡阅是编者,理有可信则存之,事有可疑则阙之,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是所望于读笠翁之书者。

| 译文

“病不服药,如得中医。”这八个字就像金丹一样,挽救了世间多少濒危的生命。在病人刚得病的时候提出这种说法,人们都会嫌它迂腐,一定要等到用过所有的药物和针灸方法,办法已经用尽,而病情还是那样重,不得已才照这句话去做。可以说这是天和人一起逼迫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使用的方法。到了不治疗,病反而突然痊愈了的时候,才相信这八字金丹,确实没错。

在我看来,世界上只有贪生怕死之人,没有起死回生之药。“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这句话太对了,不能只把它当成谚语。但生病了不能不治疗,就像干旱时不能不祈祷一样,明知下雨是上天的意思,不会靠祈求得到,但谁又会坐视不理,听任禾苗庄稼变成焦枯的呢?就是尽自己的心力而已。我一辈子多病,老了就不吃药了,尝遍了各种草药,都能做神农第二了,但除了大黄能够解除大便秘结之外,再没见到别的药有它这么灵验,一试就有效果。

我一生著书立说,都是靠自己的创造,在治病的方法上也是这样。我每得一种病,都会自己推究根源,找到病因,再开方用药进行治疗。我所说的药方,不是医书上记载的药方,而是触景生情,就事论事的药方;所说的药,不是《本草》上一定有记载的药,而是随心意喜欢的,信手拈来的药。我明知道没有根据的话,不能给世人作标准,但不妨说说,让人们随便听听。凡是读这部书的人,觉得道理可信的就记下来,觉得怀疑的就放到一边。希望读我的书的人,不要因为内容忽视文采,不要因为文采而忽略主题。

| 微型诗选 · 《送别》· 佚名

目光已摸不到拐弯的倩影

只好冲着山  喊

借空谷回音  再送你一程

半暇·謝謝賞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畫】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五(小序1)·清·李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v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