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几天去北京某高校听了几节课,感触非常深刻。虽然这所高校不是什么985,211,但是在全国排名也是靠前的。
老师在上面讲课,内容是关于法律的,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内容,是覆盖思想碰撞的各个方面的,但是下面的学生死一片的沉寂,两眼空洞无神,只见每个人都拿着笔记本或者平板或者手机,撇一眼,基本上都和学习无关的,有追剧的,有打游戏的,有刷视频的,更有化妆的.....真是层出不穷。
老师在上面自言自语,底下鸦雀无声,台上的很无奈,台下的随你便,这难道是当下大学生的状态吗?每个人的状态似乎多加了几十岁,仿佛一个个老人一样,神情呆滞,木讷。本来一个个花季青年,是一个热血沸腾,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是对所有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学子,怎么就变成这种状态了呢?
老师站在讲台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很无奈,很心累,自言自语,面对着一群僵尸一样的生物,没有几个听众,可见心里面多不是滋味儿,只有老师大喊一声下课的时候,然后台下一群呆滞的眼光,才稍微缓个神儿。
通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把天性聪明活泼的孩子们成功的培养成了一群木偶,谁之过?悲哀?时代信息的匮乏?
想当年我们上学时,打打闹闹,课堂上激烈的争吵,课后三五两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各种知识竞赛等等,无时无刻都散发着朝气蓬勃的魅力,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血汗工厂能够尊重劳动法,能够像办公室一样的收入一样的工作时长,一样的休假制度,一样的买社保,读完技校甚至是读完初中,和读完普通本科能有一样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那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才能回归本性,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展现每个人不一样的天赋!
我又在想,现在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已经提前接触到超前于这个年龄段的事物和经历。不像80,70后,什么年龄段也只做那个年龄段该做的。每个年代出生的都在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和负担。我更觉得现在普通的年轻人承受的更多更复杂,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认知上的。都太不容易了。
加油吧,还是要有目标和梦想,简简单单,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