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为什么我们不能说外语或说的不流利
笔者上次从积累的角度谈了我们不能说外语或说的不流利的原因,这次想从学习心态的角度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凡事均有其积极一面,同时又有其消极一面,阴中有阳,阳中寓阴,是矛盾统一体。对待外语学习,我们提倡严谨认真,但有时过于严谨认真反而成为我们提高外语口语的障碍,比方说,如果我们在学习时过分强调语法规律,强调字字弄懂,句句搞清,而且在学习中,不断训练自己强化这方面的意识,这样以来,当我们面对手中的课本或特定的学习材料时,我们大致可以做到字字懂,句句清,但当我们进入实践,面对庞大而且变化无穷的语言海洋,我们根本无法做到字字清,句句懂,一旦我们有一字不懂,或一句不通,我们以往固有的学习定式和思维模式会使我们卡壳,我们的意识会不由自主地死死盯着这个不懂的地方,而忽略了其他,这样就会出现断路现象,即使有自己可以懂得部分,也意识不到并且搞不清楚了。
相信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大多数人多少都会有些感触,其中,不少人在其后的语言实践中会不断改进,但也有一些朋友,会被这一问题死死缠住,从而产生心理困惑,导致自己的外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止步不前,令人遗憾。
从现实角度来讲,且不说面对外语这个变幻无穷的海洋,即使面对手中的课本,一个静止不变的小水盆,我们想做到句句通,字字清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记住单词,搞清语法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不是现实可能,因为词汇是变化的,与日俱增的,语法也是如此,既然如此,在外语学习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让自己达观一些,客观一些,一字不懂,不代表全文不懂,一句不清,不代表全体不清,今日记不住不等于以后记不住,现在不明白也不等于永远不明白,只有我们保持努力,保持学习,我们能记住的和能明白的部分就会越来越多,外语水平也会慢慢提高,日积月累,它就会变成我们手中的工具而不是我们的负担。
其实,仁慈的上天赋予了我们许多能力,我们除了有分析,研究能力等,我们而且还有感知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猜测能力。譬如说,当我们见到一个人的脸,我们就知道他是生人还是熟人,如果是熟人,我们基本可以马上知道他是谁,是张三还是李四,这就是我们的感知能力,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分析比较他的具体脸部器官,如鼻子,眼睛,耳朵等等,而是整体把握,瞬间搞定,外语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学习外语时,在运用我们的分析能力,如词汇学习,语法学习等的同时,还运用我们的感知能力和猜测能力,如整体意思的把握和猜测等,如果我们能在学习外语时有意识地不断训练加强我们这方面的能力,相信当我们运用外语时,我们的断电卡壳现象将会大为减少,我们的听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慢慢地,我们也会说的流畅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