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记本建筑历史建筑圈
不薄今人爱古人——红墙黄瓦(一)

不薄今人爱古人——红墙黄瓦(一)

作者: 一颗水煮蛋 | 来源:发表于2016-11-25 15:23 被阅读66次

一夜飞雪,紫禁城便穿越回了六百年前。在北京,有大量的新建筑和老建筑。每一座建筑都烙印着建造年代的生产技术与社会人文气息。新建筑所承载的信息,仅限于当时当代,而老建筑在其存在的漫长岁月中,留下了过往人物与事件的痕迹,附着和积淀了比新建筑更丰富的人文信息,可触,可感,仿佛六百年前的事迹历历在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墙黄瓦》,说的是皇家建筑。作者张克群女士,生于德国,4岁回国,1961年修习清华大学建筑系,师承梁思成,中国最早的一批注册建筑师,父亲是张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教育家和力学家,母亲陆士嘉,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主持建设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专业,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儿子高晓松,俗称矮大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吾之癖,刻画葫芦,用心良苦”。葫芦,英文名“bottle gourd”,意为瓶状的瓢,属植物类,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科,堇菜目,葫芦科。青时可食,老来为器。葫芦依形状可分敦葫芦与亚葫芦。前者肚皮硕大而上部退化,农家多用做舀水器皿,称之为“瓢”;后者小巧玲珑,上小下大当中收腰,恰似女儿身。节选自《红墙黄瓦》,作者开篇以葫芦为引,抛出自己儿时与家父家母家弟之间的童珍之趣,父母作古之后葫芦便成了作者心底一丝丝的温馨和忧伤,亦如作者的建筑情结。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一下雪,西安就成了长安。一下雪,南京变成了金陵,一下雪,洛阳变成了神都。”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也有四大文明古都。长安有1200年的国都史,自隋唐以后,便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雄姿;洛阳是中国建都时间最早的古都,十五朝,105帝王,历时1650年;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南京结束了其最后一个统治,唯有北京,不但建都的几朝都是统一的泱泱大国,而且基本没换地方地保持至今。这几个朝代的宗教信仰、文化传承乃至脾气秉性都各不相同。这就使北京具有了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和包容性极强的性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人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行省。”简而言之,就是靠山面水。北京地处三角形的华北大平原最北端,背山面海。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西周至唐的1700余年间,北京作为北方重镇经过了13个朝代,名字也换过好几个,幽州、涿郡、范阳都是北京的曾用名。五代十国期间,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当做礼物送给了契丹人,北京成了辽国的陪都并改名南京。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作为陪都称为都。公元1153年,金朝的海陵王把首都迁到北京,扩大了规模并改称中都。北京正式成为了一个大国的首都。公元1234年,元世祖忽必烈把元朝的首都建立在了这里,在原金中都的东北边破土另建,并改名叫大都,开始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公元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把明朝的首都正式从南京搬了过来,并改大都为“北京”。现在的北京样貌大至于那时形成。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明王朝结束于景山脚下,同年十月初一,顺治帝入了关,从草原来到明皇城脚下,把清政府从今天的沈阳迁到了北京。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星红旗随风飘扬。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意思是说一个城市应该是方的,跟个象棋盘差不多。每边长九里,每面城墙上开三座门。城里应有东西向、南北向的街各九条,街宽要是车子宽的九倍。祖庙在左,社稷坛在右,朝廷安排在城的前面,市场在后面。城里面还有个小圈圈,叫皇城,就像象棋里老将和士在里面转悠的那个小方块儿。所以建在北京的几朝国都虽然地理位置不完全相同,形状、布局都差不多。(节选于红墙黄瓦章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千余年来北京城遗留下来大量不同类型的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宫殿、祭坛、园囿、陵墓等供皇帝一家子及群臣享用的大型建筑群。虽然国内其他地区还有很多保存的很完整的古建筑,但是却没有比北京更巨大,等级更高,更华丽的古建筑群了,也没有那么多文化记忆承载在其中,古代皇宫建筑倾尽举国人力,物力,代表了当时最新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在建造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为后世留下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书为友,与己为友。“三五知己坐,茶淡话家常”。

相关文章

  • 不薄今人爱古人——红墙黄瓦(一)

    一夜飞雪,紫禁城便穿越回了六百年前。在北京,有大量的新建筑和老建筑。每一座建筑都烙印着建造年代的生产技术与社会人文...

  • 探骊获珠

    四尺四开习作。 探骊获珠 :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若要诗文好、妙,须"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不薄今人...

  • 配图|宫墙

    红墙黄瓦

  • 令狐陈诚(文希)书法作品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

  • 黄瓦红墙

    走进黄瓦盖顶的大正门,走过跨护院池的小石桥,映入眼帘的是刻着“广博雅正”的照壁。这是初次走进这黄瓦红墙之地时的场景...

  • 《莫之仙体》之小篆.对联(2幅)

    释文:对酒当歌僇复尔尔,明诗表旨吾欲云云。 能消忙事成闲事 不薄今人爱古人

  • 个庐随笔第60期/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个庐作品 快看,那边过来一个美女 22×36cm 纸本 2016年 一、不薄今人爱古人 《画院》:刘老师您是从什么...

  • 北京、北京

    读《红墙黄瓦》 红墙黄瓦绿景山,天地日月社稷坛。 孔帝庙宇高玄殿,北海香山颐明园。 十三陵里天子现,皇史晟书国子监...

  • 北京、北京

    读《红墙黄瓦》 红墙黄瓦绿景山,天地日月社稷坛。 孔帝庙宇高玄殿,北海香山颐明园。 十三陵里天子现,皇史晟书国子监...

  • 对联诗词:衔

    红墙绿瓦衔叶黄; 云踪雨迹隐夕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薄今人爱古人——红墙黄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fw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