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能量教养我的人生道想法
领读《预见未来——改变我学习的十封信》(六)

领读《预见未来——改变我学习的十封信》(六)

作者: 澄澈Zoe | 来源:发表于2016-11-27 17:39 被阅读497次
    领读《预见未来——改变我学习的十封信》(六)

    第6封信——成功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行动!

    回顾:

    上一封信我们了解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意志的力量。

    然而如果说要有意志力,意志力就会唾手可得,那岂不是心想事成?

    这不科学啊!

    书信屋于是提问,如何把“不得不做的事情”变成“无论如何都想做的事”?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意志力。

    和花的回信,她认为把学习当做获得快乐的工具!

    这样就可以把“不得不做的事情”变成“无论如何都想做的事”。

    快乐是什么?

    小孩子认为欢笑就是快乐,当到处去寻找好玩的,去欢笑时,却不一定能快乐,有时候反而空虚无比。

    而全身心投入一件事获得的特殊体验,也是一种快乐!

    书信屋回信说,虽然和他的想要说的不太一样,但也非常重要,体会到快乐,这是一种正向反馈,能带给人持久的动力。


    书信屋认为,能把“不得不做”变成“非常想做”的事,需要“想象力”。

    强烈又极其具象地去想象一件事,那就一定能转化为创造力去实现。

    1.是什么让你不得不做一件事?

    书信屋认为,大部分人之所以去做“不得不做的事”,比如上讨厌的班,是因为对“未来的不安”。

    所以有种观念是,为了让一个人去做“该做的事”,就让他充分感知对将来的不安。

    这就是很多家长会和孩子说,你要不好好学,就去扫大街,就去收破烂……的原因吧?

    可遗憾的是,把不安转化为动力的人,往往得不到幸福。

    很多高中生学习应试都是出于对未来的不安。这样就会养成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做的坏习惯——拖拉!

    有统计发现,”拖拉“在家长焦虑排行榜上不是冠军就是榜眼。

    许多家长催促提醒拉扯,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了大学。

    一旦考上大学,他们就会想,再也不想学习了!

    混四年的大有人在,我当年就是,连读研究生的原因也是大家都读了研,我不读,落伍了怎么办?学历低怎么办?

    可是这样的心态,读了和没读,对人生的意义不太大。

    反观我后来的心理学的学习之路,求知若渴,每天不看书不听课,都像白活了一天似的。

    所以,让你真正做“该做的事”的原因,不应该是不安,而是你真正“想做这件事”。

    很多人一边讨厌着自己的生活,一边不得不过这样的生活,总有一天超过极限,患上“燃尽综合症”。——类似我们说的“空心病”。

    因此,这就是书信屋不让和花学习的理由——一定要等到打心眼里想学、无论如何都要学习时,才能开始学习。

    2.先变成“未来的自己,希望现在的自己做的事”

    那么我们该把“不得不做的事”想成什么呢?

    想成“将来的自己,希望现在的自己做的事”。

    还记得2007年的时候,天涯论坛出现了一个神奇的帖子——我就要回1997年了,有什么话需要我带给当时的你吗?

    这个帖子有多少层高楼数不清,一直到几年之后,都有人不断回复。

    除了要求告知彩票号码,三分之一的回帖是买房买股票之类,三分一的回帖关于过去的爱情,三分一的回帖是,好好学习,练好……技能。

    所以基本上都是未来希望当时的自己做的事。如果当时这样呢?人生没有如果,只有此时此刻。

    世上人人都平等拥有的事情是此时此刻,是时间。

    我们的时间通常会用来做两种事:

    一种是自己想做的事。

    一种是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在潜意识中,每次做之前都叹一口气,感叹,“不做不行啊!”这些事才是该做的事。

    但问题是人类只对“想做的事”感到“快乐”,而提到“不得不做的事”,总是不快、无聊、甚至痛苦”。

    所以,即使是同一件事,如果你本来非常喜欢弹钢琴、打球,一旦爱好变成“不得不学”,你就会非常痛苦。

    如果“不得不做的事”,变成“未来想要现在的自己做的事”,我们一天的时间就被分来做两种事,一种用来满足现在的自己的欲望,一种用来满足将来的自己的欲望。

    这下不管做哪种事,都是自己想做的事。

    这么想“不得不做的事”,就没有那么消极抵触了。

    所以,认真想一想,未来的自己,希望考上哪所大学?希望学哪个专业?希望从事怎样的工作?希望自己有哪个技能?

    去做自己真正希望的事情才会比较有动力,比如我当初选择硕士的专业,心里的想法是心理学,从众选了MBA,最后发现还是想学心理学,白白浪费了三年。

    3.再变成“现在想做的事”

    如果这么想,还不够,离成功还差一步。

    这最后一步是:运用想象力,调动行动力。

    书信屋请和花想象两年后的春天,她在哪所大学上学,描绘一下理想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上着什么课,穿着什么衣服,课后去哪里,遇到什么人……尽可能具体而愉快地想象一天的时光。与“我要实现这样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果有条件,就真的去哪所大学和周边看一看,上网看看学校的主页,总之要尽可能清晰地、强烈地想象一个精彩纷呈的未来。

    想象之后,问自己,要实现精彩的未来,现在是看电视,还是去学习?

    这就发现“该做的事”,或者说“未来的自己想要现在的自己做的事”,就变成“现在马上想做的事”了。

    一开始有点难,每天坚持,慢慢地就能做到了。

    所以还有一个重点——付诸行动。

    发挥想象力也能较容易地付诸行动。

    我有种经验,那就是,本来想到了单位一定要马上工作,不要磨蹭,或者一回家一定要好好看书,不干别的。可是到了单位或者回到家,我先坐下来,清理一下桌面,和人聊聊天,手机在闪,看看谁在找我,打开电脑看看今天的新闻,然后浇浇花,发现时间过了两小时。

    有一次我坐在车上,又在打算等下到单位好好工作时,我多想象了点:我想象自己坐了下来,第一步,打开电脑,第二步,打开我的文档,第三步,翻开记录本查看工作要求,第四步,开始工作,标题怎么写,第五步,分段层次大概是什么……

    然后到了单位,我发现我就能够很清晰自己该做的事项,一步一步按部就班,一点都不拖延。

    所以,尽量具体地想象要做的事吧。

    成功人士都认可想象力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会理解为只要想象,就能成功。所以成功学就变成了毒鸡汤。

    比如你想象一个柠檬,会分泌唾液,但是你要补充维生素C,靠想象就不够了。

    如果有一本书,写了能赚一个亿的方法,你愿意花多少钱去买呢?

    一万?一千?一百?

    假设这本书的方法很管用,作者已经实现了,如果你花了一万买了这个方法,那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万,都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就是付诸行动。

    实际上这类书书店太多了,只需要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这表示“成功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行动。”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你能付出多少自己的“时间”?会如何不怕辛苦,就这就是努力的程度。

    最后,书信屋说,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看完这封信的和花,开心地在房间里奔跑,终于可以学习了!

    那么连续看完这六篇的你,也可以开始学习了哦,不过虽然非常想学习,但学起来有困难怎么办?方法不得当怎么办?

    所以后面还有四封信呢!

    tips:这本书之所以“有用”,在于让学生先暂停学习,把学生心中所有“疑虑”和人类的“弱点”说出来,再用通俗的语言把学习的态度摆正之后,学生们就可以达到“非常想学习”的状态了。

    而和花是收到一封信就实践一段时间,再收到下一封信的,再实践。

    所以,Zoe建议各位家长,寒假里,不要把书直接丢给孩子,可以自己先看书,或者读书笔记,然后慢慢地和孩子分享其中的理念,不评价孩子,然后再让孩子自己看这本书或读书笔记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读《预见未来——改变我学习的十封信》(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fw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