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8146/ad9bafb955bf1271.jpg)
妈妈的乐宝:
最近妈妈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合上书本,感慨万千:
一、如果是你把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一辆辆放进马桶里,再一辆辆捞出来,我会放任不管吗?
不会!我肯定会用我们之间日常的沟通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先是耐心劝说,告诉你这个行为不对,不卫生,因为你总是习惯性的把手边的东西放进嘴里,尤其是玩具。讲道理无果后我会放大音量进行怒吼似的威慑,再行不通的话,便行使我的暴力权利。
可是作家龙应台没有这样做,她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拿起相机拍下了儿子从马桶中捞玩具的照片。
不干涉,不打扰,不以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孩子的行为正确性与否,是中西方父母最大的差别之一。
二、如果是18岁的你抽着烟,深夜与我坐在阳台上谈心,我会怎样?
我悲哀地想到:首先你不会当着我的面抽烟。中国父母的传统教育会导致几乎所有的在校读书子女在父母面前掩盖他们抽烟喝酒纹身泡吧等在父母眼中被认定为不良的嗜好。
其次,18岁的你已经成年,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是否还愿意跟相差三十岁的妈妈推心置腹的聊天沟通呢?尽管期待,但我却不敢奢望。
因为中国的亲子关系,总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哪怕确实有朋友相称的母子关系,但母亲也会时不时的代入自己的威严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亲密无间的朋友。
三、全书龙应台都没有提到过关于安德烈成绩的好坏,反而向读者展现了安德烈二十几岁便游遍大半个世界的经历,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对国家世界政治形势的分析总结。
这种做法与教育方式,教育结果似乎与中国的传统教育背道而驰。因为中国的父母普遍关注的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学生,你可以不行万里路,可以不懂艺术,可以不会欣赏美,更可以不关心国家政治和世界格局,但你必须保证学习成绩优异。
尽管近几年中国的年轻父母意识到游历和见识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以学习和学习成绩为重,还是教育理念的重中之重。
亲爱的乐宝,妈妈是过来人,挑灯夜读,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悲惨经历,妈妈不想让你再重复了。
在你出生时因为脐带绕颈两周,妈妈在给你签下病危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妈妈心中对你所有的期待和祝福,就只有平安健康。
所以,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条件下,妈妈会尽可能的以你为重,尽量不干涉,不打扰,你需要我时,我就倾情参与,不需要我时,我就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给你一个不压迫,不紧迫,不被逼迫的童年。
在适当的年龄,妈妈也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带你去游历中国的大好河山,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寻求内心的返璞归真和回归大自然的纯真。
至于学业,我不要求你头悬梁,锥刺骨,死读书,读死书,在应试教育的体质内尽全力就好。
乐宝,妈妈不会把自己年轻时的未曾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强加于你,也不会把曾经的艰辛岁月当做对你的谈资,妈妈只是单纯地希望你简单,快乐,活出自我,千万不要为别人而活!
用爱守护你的妈妈
2018年4月2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