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黄执中
精英特訓的體育競賽

精英特訓的體育競賽

作者: 魔法城堡里的镇群神兽飞天大肥兔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8:29 被阅读29次

人的理解,必須在框架下進行。

好比說:冰淇淋一盒,賣一百,究竟是貴?還是便宜?

會脫口說結論的,多半沒細想。

畢竟貴不貴……得看你身上有多少?平均一個月賺多少?這牌子之前賣多少?別家冰淇淋的價格又多少?什麼情況下買?跟誰買?買給誰吃?好不好吃?你愛不愛吃?常吃還是偶爾吃?

還有,若不買,會換成吃什麼?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框架,讓資訊產生意義。抽離了框架後,「冰淇淋一盒一百元」這個資訊,就單純只會是冰淇淋(物品)一盒(單位)一百元(金額)。至於貴不貴、值不值、好不好、該不該、願不願……這一切真正重要的意涵,沒有空間可附著。

反之,透過對框架的調整,相同訊息,就會產生不同的結論。這套讓資訊重新產生意義的框架,辯論人通稱為「架構」。單一的論點,得用架構解讀,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力量。

光把架構視為是一堆理由與證據的集合,偏了。

便借下面這篇文章,做個小實驗吧。

精英特訓的語文競賽

廖玉蕙 聯合報 2011-12-22

前些日子,應邀擔任教育部主辦的一百年全國語文競賽的評審。

以為只是小規模的作文比賽,下了高雄高鐵站,被突如其來的大陣仗給嚇了一跳。等候的遊覽車好多部,評審不下兩三百人,規模堪稱浩大。光是張羅吃和住就所費不貲(評審搭飛機或高鐵來,住宿漢來大漢店,聚餐圓山飯店),遑論動用的人力和物力了。

教育部不惜砸下經費,年年舉辦這樣的比賽,所謂「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讓全國師生來個大規模的華山論劍,也趁此機會展示語文教育成果,看起來合情又合理。但同樣的活動舉辦超過一定年限,總得回過頭來檢視成果才是。如果勞民傷財之外,還落入窠臼,甚或逐漸走火入魔,卻仍援例埋頭苦幹,就未免不切實際了。

因為是全國性競賽,事關學校榮譽,所以各師範院校及中小學師生,無不摩拳擦掌,希望能為校爭光。有趣的是,每位參賽者都配備有專人指導,學生若得了獎,指導的老師或校長就可以敘獎,對將來的升遷大有裨益。因此,得失心使得比賽走了樣,本來是輕鬆的學習成果切磋,卻搞到緊張兮兮的舉辦特訓,將參賽者集中訓練,日夜打拚,以便大舉進軍。而十四種原住民語言或客語的師資不足,明明端賴家長指導,得了獎後,對該語言一竅不通的掛名指導老師,卻無功受祿,也非常不公平。

因為賽事已持續甚多年,為免題目重複,出題老師開始絞盡腦汁,務求艱深。譬如:字音字形比賽,一字多音及不常用的僻字紛紛出籠,如國小的「日削月朘」、「檇李」;國中的「黟然」、「覶縷」;高中考「覿面」、「芣苡」;老師要寫出「彝倫攸斁」、「贔屭」、「恫瘝」等,全是一輩子都可能用不上的僻字。何況,必須在十分鐘內寫完二百字,參賽者只能搶時間作答。而類似的集訓久了,再艱深的題目都難不倒後,語音比賽除了變身成為體育競賽——比速度之外,還相當吹毛求疵:二、三聲符號的一提一勾,筆畫還被要求須工整得符合比例。

今年,我受聘評審教師組作文。發現所有的文章幾乎成了統一格式。起承轉合外加八股地引證名言佳句、成語格言。參賽者顯然先背誦了不少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名言,然後再設法一一嵌合入文章中。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學生的學測作文根本就是這些老師文章的翻版,既無創意,也無心意,作文成為中外名人的嘉言競技場,幾乎沒有一句話出自肺腑。

另外,據說朗讀比賽的題庫約莫有三、四十篇古文,學生在學校先行反覆練習到抓狂,然後在評審面前搖頭晃腦、抑揚頓挫,近乎表演。朗讀的目的,是藉吟哦掌握文章的音樂性,幫助我們閱讀時了解聲情,或寫作時找到最適當的字,對學生而言,是很好的訓練。而這樣的比賽則完全失去提倡朗讀的初衷,朗讀變成拙劣且不好看的秀場,這樣的比賽到底為了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真的讓人不容易想清楚。

總之,將資源集中少數人,又集訓、又敘獎的語文競賽,訓練少數秀逸份子過關斬將,從班級、校內、校際、縣市直達全國,一路扶搖直上,把教育搞成精英特訓,對語文教育的推廣真有實質的效益嗎?強烈呼籲革新比賽內容及評審標準,甚至讓類似的活動適可而止,止於縣市層級,不必然得讓孩子翻越城市藩籬成為打遍天下的無敵手吧。


除了某些部分,錯把比賽素質不佳,歸咎於比賽無意義(素質不佳,應該是停辦比賽,還是所以要多辦比賽呢),這篇文章的論點大致不差。

然而,且容我換個框架,將「語文競賽」換成「體育競賽」,請各位藉著不同背景下的理解,重讀一遍廖老師的論點,試試感受如何?

前些日子,應邀擔任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的評審。以為只是小規模的運動賽,下了車站,被突如其來的大陣仗給嚇了一跳。等候的遊覽車好多部,評審不下兩三百人,規模堪稱浩大。光是張羅吃和住就所費不貲,遑論動用的人力和物力了。

因為是全國性競賽,事關學校榮譽,所以各師範院校及中小學師生,無不摩拳擦掌,希望能為校爭光。有趣的是,每位參賽者都配備有專人指導,學生若得了獎,指導的老師或校長就可以敘獎,對將來的升遷大有裨益。因此,得失心使得比賽走了樣,本來是輕鬆的學習成果切磋,卻搞到緊張兮兮的舉辦特訓,將參賽者集中訓練,日夜打拚,以便大舉進軍。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因為競爭日益激烈,選手間的差別越來越細微,像50公尺自由式項目中,勝負可以只相距不到0.5秒——比速度之外,還相當吹毛求疵:像比賽過程中,選手身體的任一部位必須維持在水面上,除了出發及轉身後,許可選手在水中做15公尺潛泳,而到達15公尺時,頭部必須露出水面。又如鞍馬、吊環、接力、跳遠、抓舉、跨欄等,全是一輩子都可能用不上的技能。

總之,將資源集中少數人,又集訓、又敘獎的運動競賽,訓練少數秀逸份子過關斬將,從班級、校內、校際、縣市直達全國,一路扶搖直上,把教育搞成精英特訓,對運動教育的推廣真有實質的效益嗎?強烈呼籲革新比賽內容及評審標準,甚至讓類似的活動適可而止,止於縣市層級,不必然得讓孩子翻越城市藩籬成為打遍天下的無敵手吧。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不以實用為目的、反覆習練,集中資源、培育精英,背負壓力、追求著每個極微小的突破……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語文競賽,叫做浪費時間、虛耗公帑、扭曲本質。

發生在體育競賽,叫做理所當然!

框架不改變資訊,改變的,是整個認知的背景。

廖老師應該也看運動比賽。

但我猜,她老人家不打辯論。

满座衣冠似雪——精英特訓的體育競賽

相关文章

  • 精英特訓的體育競賽

    人的理解,必須在框架下進行。 好比說:冰淇淋一盒,賣一百,究竟是貴?還是便宜? 會脫口說結論的,多半沒細想。 畢竟...

  • 向死而生

    在台灣還只有三家電視台的年代,想看體育競賽節目的人,對傅達仁這位前體育主播一定都有印象,很多時候我們聽著他...

  • 關於數學建模競賽

    在省技能競賽大數據賽項完結後的回校途中,羅同學談及數學建模。 參加有價值的學科競賽絕非報名然後參賽便了之事,其準備...

  • 易筋經練習體會之調身

    養生功法與競技體育最為顯著的差別,可用武術中的一句話概括:“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簡單區分即為,體育...

  • 2021.07.28 週末即將挑戰自己

    上週很開心完成大比武 拿了一個知識競賽團體第一名和超級隊長奖,那是相當開心。 這週末还要再次冲击一個新岗位的競聘 ...

  • 人生競爭的意義

    沒有結果的比賽是沒有意義的,比賽的意義就是在於你得到的效果,而你要的效果就是贏,得不到你要的效果就謂之輸,體育精神...

  • 建文五十七日

    日常之體育活動,每繼以飲酒,遂不能有益於身體,明也。前日迎春杯之比賽,有同事頭觸地,大抽搐,幸無大礙。余頗受驚。自...

  • 失落

    中外知識競賽的時候,你獨自一人坐在那裏,我作為參賽者,在台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你,可是又不敢直接看你。比賽結束,我...

  • 廣東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記錄

    記錄 略。 參考文獻 崗前培訓有感|輔導員崗前培訓體會

  • 精英日課 s2 園丁與木匠 5:專注力的競賽

    精英日課 s2 園丁與木匠 5:專注力的競賽 從六歲上學到青春期之前,孩子大腦發育和學習方式的變化。 人的一生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英特訓的體育競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ob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