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约半年前,在网上看到刚刚年过不惑的刘宏女士发出这样抱怨:儿子建彬已经十四,除了饭自己吃,剩下的家务活一点都不干,就连自己的内衣都不洗。想让大家支招,自己该怎么办?
于是,我在网上和她交流。得知孩子这个习惯的养成,都是家长长期大包大揽的结果。
1.孩子吃饭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5393/2de6a2815850c5fc.jpg)
在孩子七个多月自己想独立学吃饭,刘宏一家为了孩子吃得干净、省得打扫杯盘狼藉战场。这样的局面,只要养过孩子,让孩子自己独立学吃饭的人,都会懂得。于是告诉孩子,奶奶喂你吃、妈妈喂你吃……。孩子在一次次试过自己吃饭被拒之后,刚开始每到饭点就等着张嘴、嘴里咀嚼、然后咽下。
生活还得继续。
孩子将近两岁,变得越来越贪玩,经常你喂他吃饭,他不吃,在自己的范围内尽可能高兴得到处溜达。
而此时你的喂饭变成了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跑,不时央求着,“宝贝,吃点吧!”有时张嘴吃饭,你欣喜;而更多的结果是不吃。大人舍不得饿孩子,于是大家吃过饭等孩子想吃饭,再喂。
于是,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越不吃越喂,越喂越不吃。孩子脑袋已经形成定势:你不可能让我饿,反正过会你还得喂我!就这样,在吃饭的问题上,被孩子吃得死死的!
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时,一次和同学聊天,偶尔说漏嘴,自己吃饭是靠大人喂。遭到同学的一致取笑。才下定决心自己吃饭。
2.洗衣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5393/a518c761926b4ade.jpg)
在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时,有一天孩子说要自己洗自己的手绢、袜子。你询问原因,得知老师要求。但你稍微一想,“孩子那么小,洗不干净。等会还得自己返工。”于是说,“你还小,等大了再说吧。妈妈给你洗!”
于是,孩子蹦蹦跳跳独自玩去。至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提出要洗衣服的说法。因为,他的脑袋里根本没有这个词。
3.打扫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5393/1ec27c2a90ddea0a.jpg)
孩子小学三年级的寒假的一天,看到你满头大汗打扫家里卫生,迎接新年到来时。孩子说,“妈,你歇会把!够得着的玻璃,我擦!”
你内心欢喜,佯装恼怒,“小孩子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好了就可以了!”
孩子听话得学习去了。这里,孩子脑袋里也没有做家务的的意思!
二
我想问问各位家长,一个家的家务都有哪些?我想:不外乎也就是洗衣、做饭、收拾家。吃饭,你舍不得让他自己吃,“妈妈来”,解决问题;洗衣,你舍不得让他劳动,“妈妈来”,解决问题;打扫,你也舍不得,“妈妈来”,也解决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5393/6729b045f8fd4b29.jpg)
如此甚好,一切都“妈妈来”!那你还有什么委屈?那你还有什么抱怨?一切都是你愿意,一切的结果不是正如你意吗?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谁该为孩子这样的局面负责?
三
是什么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你不满意现在状况,产生改变的想法?我认为有如下三个原因:
1.随着年龄增大,你渐渐身心疲惫,工作、家庭没有很好的精力去平衡;
日渐疲惫的身躯,你希望有人搭把手,好活得轻松一些。
2.孩子渐渐长大,应该能承担家庭部分义务;
你觉得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分担家务。
3.眼见同事、朋友懂礼貌、懂担当的孩子,你受刺激,也想改变现状。
同事、朋友一起带着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时,他们的孩子懂礼貌、有担当,不时帮助父母做这做那,辣瞎了你的眼睛。嫉妒之心油然而起,别人的孩子可以,自己的孩子也一定可以!
四
我想这样局面的出现,有三个环节出了问题:
1.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亲子关系是亲密关系的一种。
任何一种关系的良好建立、维持,都得有互动。只有进行互动,才会长久、健康维持下去。如果只有一方一直付出,另一方始终安然享受。这是极其不正常的,最终,都会崩塌。
而具体到亲子关系中,就得让孩子从小建立、并习惯自己的事自己干,并及时提出表扬,用以维持他的热情。如果,他干得不好,就在他不注意时自己再重新来一遍。但随着他自己独自的频率增加,就会越来越好,非常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进而,你会越来越轻松。
2.教育理念出现问题;
作者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尊重孩子本性、持续的耐心与爱心。
教育并不是叨叨不休。少说、多做,孩子看到大部分就会跟着。有时,无声的榜样,更为有力量!
在遇到孩子想独立做一件事情时,自己在一边做好安全监护,由他自己去。做之前,讲明白这件事的注意点,遇到困难可以及时求助——妈妈始终在身边。以此,锻炼他的独立性,从小事培养承担结果的能力。
孩子刚开始独立做一件事,肯定效果不好。此时,最优先做的就是鼓励、耐心,并告诉孩子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3.
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的行为都是连贯的,既是过去的自然呈现,也是将来的起点。
不可能以前什么都不做,突然你就要求他分担家务。这既不科学,也会遭到抵制。
五
孩子长久依赖的养成,严重者会延续到上大学不能自理而退学、更会延续到上班不能自理出现潮流的“啃老”,给社会、更给家庭造成不稳定——一方面我们国家适合的劳动力越来越不够,另一方面却有很多啃老族无所事事呆在家。
前一阵子就有这样的新闻爆出——一名“啃老”的成年男子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娶不到自己中意的媳妇儿将父母残忍杀害!
这给我们敲响血淋淋的警钟。
出现这样的结果怪谁呢?只能怪自己,自己种的因,就得受自己结的果。
孩子不独立的结果,我们买单有的能买起,有的买不起。怎么办呢?
六
鉴于刘宏的家庭经济优越,我提出以下建议:
1.在暑假报美国或者日本的夏令营,让他设身处地体会这两个国家孩子的日常是怎么生活的。对比自己,形成反差,以便是他自己切切实实想改变;
2.周末,多多参加乡村救助活动。实地体验贫困地区孩子的生存状况,多有慈悲心。
七
昨天晚上,刘宏大姐给我发回回馈。
谢谢你的帮助。
自从孩子美国夏令营回来后,自立能力、自觉能力增加不少。参加乡村救助活动后,可以自己及时发现我的情绪不对,进行安慰;我过生日,也会给我买礼物了;只要在家,家务不用吩咐,自觉去做了。
我感到真的很开心!为刘大姐较早的开悟,也为建彬及时的改变。
这既是我的小成绩,学的东西终于可以用在实际解决问题的地方。而且,收效不错。
文字:王跃英;图片: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