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成为一个寄宿学校的学监,慢慢教导学生,将他们引入正途的故事。,这个寄宿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地,也可以称为辅育院。这里有调皮的学生,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而马修的到来,给这个地方带来温柔的阳光。马修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来对待孩子们,更是反对及抵制学校残忍的制度。马修热爱音乐,关爱学生,在他的努力下,打开学校制度一个小孔,照进一缕阳光——组成一个合唱团,为学生们谱曲,用音乐洗涤他们的心灵。
这电影所反映的是西方教育对学生的关怀教育,同时也让人不禁思考,教育是什么,怎么教育?现如今不少的教育者是将眼光投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制度的等教育技术方面,却未注重教育精神层面。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充满感情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关怀的教育,是与被教育者心心相印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仅仅关乎教育技术层面。在中国的教育现状下,有多少老师和学生在对应试考试的不满。《放牛班的春天》给出了一个教育角度:在无力改变的大环境中进行力所能及的变革——使教育过程充满师生情感互动,既人文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教无类。教育中,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区别,好学生需要好好栽培,所谓的“坏学生”需要的不是区别对待,而是引导。马修对于学生都是一样的对待,不会放弃一个学生。马修班上,有好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但马修对于这些学生,不是实施放弃政策,而是循循善诱政策,慢慢引导他们改变,改变他们的思想方式,学习热情。再看中国教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人人都有教育的权利,但并不全是有教无类。在中国一些学校中,会对班级进行等级分类——所谓的尖子班,普通班,“学渣班”;教育资源更是一样根据班级的分类进行分配,也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逐渐的,也就演变成“精英教育”,而“有教无类”却变得远不可及。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关爱与尊重。老师要关爱学生,而学生要尊重老师。在马修第一次走进教室与学生见面时,一个学生在门口抽烟,看见老师来了,还若无其事;马修在讲台处滑倒了,而飞出去的皮包被学生趁机到处抛传。可以看出“放牛班”对学校老师的态度很不善。直到校长的出现才让教室回归平静,学生深受校长的危害,才能让他们老老实实坐着。但马修老师为了孩子们不被校长关禁闭室,而撒谎。这是因为马修对学生的爱,以及对校长的体制的不满。马修发现打伤老麦的真凶,在把他送往校长室,学生祈求马修,马修心软了——不忍心一个幼小的心灵遭到校长无情的鞭策和危害,他就自己采取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惩罚他——让他去照顾老麦,直到康复为止。这是爱。这一行为赢得了这位学生对马修的尊重,也慢慢的扩散到全班,渐渐的让学生们对马修有一种尊重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因材施教。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分类而教。马修开始组建合唱团时,让每个学生进行唱同一首歌,了解他们的歌喉,进而分出不同的组——谁适合高音、中音和低音。当发现有个学生不会唱歌时,就让他当自己的助理,不忽视他,让他有自己的存在感。在教学上,也根据每个学生的长处,而进行细细教导,让他们有学习热度,有所能力特长。在中国,初高中教育都分好几科目,而有的学生有所热爱的科目,也会偏科,而老师们不会谩骂他们,而是进行对学生的长处更加精长,但又不落后其他的科目。而在中国大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自己兴趣或者热爱的事物上有所建树。因材施教继续细读的话,那就是——找到学生的发光点,将这点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源泉。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灵魂的和谐发展”美国教育家帕克所说。现实教育,不能学电影中的校长一样,随意对学生进行体罚等惩罚。而应该把教学活动做成一种学生能主动接受的活动,做出使学生和老师互相愉快的活动。也就是,教师需要博大胸怀、浓厚的爱心、对任何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永不放弃的耐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