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蒋方舟最初的印象,是百度词条里“七岁写作,九岁出书,2008年被清华破格录取”的传奇经历。
近日,闲来无事,翻阅她最近出版的《东京一年》,这是一本日记式的文集,记录了她本人独自在日本生活的点滴和思考,有对日常生活的絮叨,有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社会,文化,艺术,人性等各种问题的思考,顺便还给出了日本旅行攻略。
读毕才发现,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是个特别真实的孩子,她从来不认为七岁写作,九岁出书的经历有多么得值得炫耀,甚至戏谑“在我写出好的作品之前,也只能靠这些故事来引起读者对我的兴趣,和表演吞火球,钻火圈没什么区别”。这不禁让我想起曾经有记者采访洪晃,问:“你们上流社会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洪晃回答:“什么上流社会,我属于下流社会。”年纪轻轻的蒋方舟显然也已有了洪晃的境界,好像越是有所成就的人越是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吴秀波就在《演员的诞生》舞台上说过一句话,“我至今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好演员。”,这不是初出茅庐的单纯无知,也不是故作谦虚的谦辞,而是经历多了能够理性地看待自己,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接纳自己!不需要狐假虎威的装逼来给自己壮胆助威,我想这就是最为珍贵的真实!
蒋方舟虽年纪轻但也是见过世面的,采访过的大咖也是多如牛毛,读她的文字,你会发现透露着与她年纪并不相衬的成熟,因此,我相信除了她后天的努力与思考,她的确是个早慧的小孩。但她同样也有小女生的困惑与烦恼,记得窦文涛有一期《圆桌派》,请的嘉宾是蒋方舟和徐静蕾。谈到爱情与婚姻,徐静蕾展现了熟女的大气与自信,但蒋方舟却坦陈对自己没自信,在婚恋市场自己处于被挑选的位置。这一期节目还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但大都是盛赞徐静蕾的大女人做派,瞧不上蒋方舟的那点不自信。但我却觉得这样的蒋方舟真实地可爱,我也是从那期节目开始喜欢这个小女生,开始读她的文字,果然,她的文字就如她的人,给我一种真实的感觉,不娇柔,不造作,不炫技,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作家。
以前不看她的文字,也是一叶障目了,总是觉得年少成名的人,多少带着点年少轻狂和自以为是,像郭敬明,韩寒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总觉得自己最牛!蒋方舟倒是刷新了我对年少成名的认识。她会坦陈对自己相貌的不自信,会对自己得到的盛誉感到惶恐不安,会坦言每次公开讲自己的写作故事就会自厌,对从事写作之后的孤独也毫不避讳。这都让我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女生。如果在《圆桌派》上她表现得像个高高在上的女王,在爱情里一切尽在掌握中,反而显得假,20几岁的小女生面对爱情不就应该是既期待又害怕,既好像很明白又仿佛不明白吗?这和熟女徐静蕾的大气自信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只要不遮不掩,真实表露,就无可厚非。
我觉得一个人是从能够理性看待外部世界,诚实面对自己内心开始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的,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张社会关系网中,就会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干扰和压力,故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迎合某种既定标准。能够看清自己的处于什么位置,知道自己来自何方,走向哪里,才能真正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此,装逼也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真实的人是有强大气场的,即使这种气场被刻意隐藏起来,你也一看就知道他们活的是自己,而不是某种人设。
有一种最高境界的真实叫优秀而不自知,就是明明在别人眼中很牛叉,但自己不认为自己很牛叉,外人眼里的功成名就,在他们看来也许只是到了那个时间段,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没有刻意去追求,所以也没有必要刻意去提及。我一直认为真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特质,是快乐的基石。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1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