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佛陀,佛陀唯一有一个儿子叫罗怙罗,当然,罗怙罗尊者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在罗怙罗追随佛陀出家修行,那时候的罗怙罗还未成年,年纪尚小,很小就跟随佛陀出家修行,未成年的罗怙罗避免有着一股仍存着童稚爱玩的天性。那时候的罗怙罗,而且是刚刚随佛陀修行,很多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不能够做得很好,最大的问题他经常还说谎戏弄人家。只要每当有居士们来向罗怙罗问佛陀去处时,年幼的罗怙罗总喜欢故弄玄虚,混淆视听。在场的居士们当然听了这位罗怙罗尊者如他说的话到处去找佛陀,当罗怙罗看见这些居士们像傻瓜一样地东奔西跑时,心中却暗暗自喜,感觉是件很高兴的事情。
罗怙罗知道佛陀是在竹林精舍的,年幼的罗怙罗就便告诉居士们佛陀现在就在鹫峰山。佛陀若在毕钵罗窟,年幼的罗怙罗便告知居士们在西尼迦窟,使得这些信众们无法如愿的去礼见佛陀,最终都是奔波劳累。当然,在佛陀知道罗怙罗的行为之后,心想:这样说谎的事情坚决要让罗怙罗知道反省,知道自己的过失,决不能一错再错,才能真正端正他的行为。如果我再三的严厉的吓阻罗怙罗,可能就只有短暂的效果而已,凡遇到事情,应应机说法,善巧方便的去教化。
直到有一天,这位年幼的罗怙罗见到佛陀刚从城中托钵回来,觉得佛陀很疲惫了,立即满心欢喜地为佛陀准备好了洗脚水,佛陀心想,便决定借此因缘来好好的教育一下这个调皮的罗怙罗。当佛陀洗好完了双足之后,把水倒掉只留下少许的水在盆中,然后就问罗怙罗说:"你看到了吗?"问完,佛陀接着又把水全部泼撒在地上,又问罗怙罗说:"你看到了吗?"最后佛陀又把水盆倾斜一边给罗怙罗看,又问道:"你看到了吗?",话一说完,佛陀将整个盆子倒盖在地上,还是一样的问罗怙罗说:"你看到了吗?";
这时候的罗怙罗对佛陀的这一个举动和说了几次的“你看到了吗?”感到大惑不解,在佛陀提问罗怙罗的时候,罗怙罗只能仍然不断地点头称是。佛陀镇静的就对罗怙罗说:"罗怙罗啊,法在你的心里,它就像刚刚水盆子里的水一样,只有那么一点点而已;现在因为你说谎的坏习惯,你心中的善法就像泼撒出去的水一样,已经丝毫不剩半点!你会玩笑戏弄别人,它就像倾斜的水盆一样,人们就将不再信任于你,同时有因必有果,你有这颗欺骗别人的因,就会有让别人轻视你的果。最后你就会像倒盖的盆子一样,连自己的善根也泯没了,而且就再也装不进任何一滴的法水"!
罗怙罗被佛陀的劝化之下,能够从自身发现原因,感到万分的羞愧,立即向佛陀发心忏悔问道:"慈悲,罗怙罗若是没有您这样用心的比喻教导,我都不知道妄语给自己以及给别人带来多少无量的苦恼,现在我知道错了,从今以后我一定不再犯"!此时的佛陀听后微微一笑,并点头赞许罗怙罗能够有真诚忏悔的勇气和不二过的决心,真的很难得。
很多时候往往因为无知,才会让我们去做错的事情。借着佛陀对罗怙罗的教导,佛陀用巧妙的譬喻,圆融的方法来处事,慈悲并且很有耐心地去引导,这是我们作为孩子父母所该学习的地方。佛陀的这个教导,不仅让罗怙罗自己本身认识到说谎带来的严重性,从而更能进一步的学会尊重自己、也懂的尊重他人。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导,罗怙罗从此之后,他非常精进的力行佛陀的教诲,从此丝毫都不放逸懈怠,最终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并赢得佛陀弟子当中"密行第一"的佳名。
佛法的根本建立在心性的肯定,及禅定智慧的涵养。我们可以透过佛法的教育,可以将使每个人的人格获得最大的启发,同时也能使得教育者能掌握最具体的方向,从而去落实教育。当然,这里所讲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上的学习而已,更重要是人格方面的启发与陶冶。而对于那些教育者而言,要肯定每个人的佛性及禅定的涵养,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启发他人的智慧。对于学习者来说,您只要懂得惭愧、知道忏悔过错、有知过改过的心,那将是修行前进趋向圆满的要因。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人人佛性本具,当有那个机缘遇到好的外缘时,又有善知识智慧的教导,这样便能使良善的心性显发出来。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久住世间,普利有情,不管出家在家,都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以身作则。再愿诸位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