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IT·互联网@产品
小米不只要做互联网公司,还要成为AI公司

小米不只要做互联网公司,还要成为AI公司

作者: 罗超频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21:59 被阅读40次

百度CEO李彦宏说,互联网的下一幕是人工智能,这句话在行业已得到广泛共识。一年多前,当陆奇还在执掌百度时,就对外给百度定了个调:

“百度已经不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一切以人工智能思维来指导创新。”

今天,离职百度2个多月的陆奇的去向终于尘埃落定:创业加速器Y Combinator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陆奇依然将人工智能挂在嘴边,他表示:

“在人工智能等下一代技术浪潮下,技术驱动型创新模式契合当前和将来中国发展需要,中国也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百度是一家AI公司,已经没人对此怀疑。最近跟朋友吃饭,碰巧谈到了一个话题:中国的AI公司,除了百度,还有谁?跟百度业务重叠度高的搜狗是、且聚焦语言AI,用AI来推荐千人千面内容的今日头条(以及一点资讯)是,用AI来处理视频数据的快手是,用AI来美化照片的美图是……才一年多时间,AI就从炫酷的概念变为科技公司的标准武装。

今天下午,当我看到小米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后,我发现在关于“中国AI公司有谁”这个话题上,我们很容易忽视小米这家公司。雷军说小米商业模式独一无二,具有多重属性,硬件、电商和互联网。正是因为属性多元,因此当它具备其他属性时,反而容易被人忽略。

事实上,小米已经是一家IoT公司,当IoT和AI珠联璧合,小米最终也会是一家AI公司。

小爱同学月活设备破3000万

8月15日,小米官方公布了一组数据:截止7月底,小爱同学月活跃设备超过3000万,今年7月小爱同学唤醒超过10亿次,累计唤醒已超过50亿次。

小爱同学是小米的智能助理,去年3月在小米电视4A发布时正式对外亮相,此后陆续出现在小米旗下的智能音箱、手机(小米MIX 2S和小米8)、儿童手表等智能硬件中,成为跨平台的AI助理。它的定位跟Amazon Alexa和苹果Siri相似,都是内置于自有智能设备的AI助理,不同的是,Amazon和苹果硬件业务线较少,其语音助理只支持少数智能设备。

在中国市场,小爱同学的模式更加独特。百度搭载语音助理的智能交互系统DuerOS是开放平台,主要支持第三方设备,阿里旗下的智能助理则跟天猫精灵系列音箱一起出现,而其他拥有硬件产品线的中国硬件巨头,则没有自有语音助理服务。

从数据来看,小爱同学的数据确实不错。同样在本月,百度公布DuerOS激活设备数量已突破1亿,年初百度曾公布,截至2018年1月DuerOS设备激活数量已突破5000万,月活跃设备超过1000万,按照比例计算可猜测DuerOS月活设备在2000万左右,小米小爱同学3000万月活的数据还是很好。

在全球范围内,这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今年初,NPR和Edison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智能音箱用户约3900万,智能音箱普及率高达16%,3900万是所有用户而不是活跃用户,由此估算可知,小爱同学活跃设备数也超过了美国智能音箱总量。

小米小爱同学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呢?核心原因在于IoT战略与AI战略的结合。

IoT与AI结合发挥出的威力

小米IPO时,雷军在演讲中谈到了小米的增长空间,第一个是继续强化手机;第二个是多品类进入更多千亿市场;第三个是国际化,“仅这三条策略,就保障了小米未来的成长性。”关于IoT这个概念,雷军没有过多提及,或许是因为外界对IoT没有很强的感知,而从小爱同学活跃设备的爆发来看,IoT正在给小米创造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一方面,小爱同学不像Amazon Alexa被局限在智能音箱这样的特定品类,而是兼容小米自有和生态链智能硬件品类。包括智能音箱、手机、电视、盒子、儿童手表、儿童故事机、翻译机、车载后视镜、智能手表等数百款产品,理论上来说,未来小米手机、电视等智能硬件都将搭载小爱同学,被用户语音操控。

另一方面,小爱同学是开放的。小米招股书显示,小米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而所有这些设备,如果联网理论上也都可以被小爱同学控制,目前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电饭煲、台灯、空调等第三方设备都可被小爱同学控制。小爱还上线了开放平台,向第三方开放人工智能语音能力和SDK,目前已接入200+款第三方技能,如小爱陪我聊、种树、成语接龙等,未来还将接入点咖啡、买电影票、寄快递甚至购物等技能。

小米的IoT版图实际上也可分为三个圈层:自有硬件、生态链硬件和第三方硬件,所有这些硬件,理论上都可被小爱同学控制,好处显而易见:

对于用户来说,当他们购买了搭载小爱同学的小米产品,如小米AI音箱,就可以一键连接所有小米IoT硬件,减少了繁琐的配置步骤、甚至无法连接的情况。只有连接到更多设备,智能助理才不会是玩具或者摆设。

对于平台来说,当大量设备被连接起来后,就可以获得更多数据,数据又可被智能助理以及背后的AI算法学习,进而更智能。小爱同学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小米通过IoT平台获得了大量的用户日常行为、生活起居、娱乐教育等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理论上,IoT和AI战略是密不可分的。IoT设备(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渗透到各种场景,永不停歇地获取数据;AI的基础正是数据,通过对数据学习变得更智能,再反过来改变设备的交互,给用户更好的体验。真正的智能,一定是给用户完整的智能体验,这靠任何一个单独智能设备是做不到的,离不开IoT。基于这样的认知,百度在有AI的基础上通过DuerOS开放平台去布局IoT,阿里旗下的阿里云在AI战略后又公布了IoT战略,小米则是先有IoT平台再引入AI技术,大家不约而同地打起了IoT+AI的组合拳。

小米终极目标是成为AI公司

不是因为有月活设备超过3000万的AI同学,我们就说小米是一家AI公司。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AI公司,最关键的是看它有没有将AI技术用于核心业务,并且通过AI实现核心价值。我们说BAT是互联网公司但不会说被“互联网+”的传统企业是互联网公司,正是因为前者核心价值是基于互联网。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不难发现,百度、今日头条、搜狗诸多公司都已经做到,核心业务全都基于AI,而且离不开AI,所以我们说它们是AI公司。

小米是不是一家AI公司?我们先看雷军在今天内部沟通会上的发言:

“早在2016年10月,我们就意识到整个时代已经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转型。我们判断,发展人工智能战略小米有很多优势:有米粉的支持,海量的终端,并且很早就重视了云服务和大数据。未来,人工智能将是小米的核心战略,要为小米的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服务全面赋能,并且帮助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小米在2016年就已意识到AI时代到来,基于IoT和米粉这两个基础,云服务和大数据的技术条件,小米开始布局AI,此前是试水,在小爱同学成功后,小米将加码AI,将其变为核心战略,未来,AI会推动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服务。

在我印象中,这是小米第一次公开宣布将AI当成公司核心战略。在此之前,小米已将AI技术应用到核心业务中,不过,AI技术在小米的应用还不够深入,未来小米自有业务、生态链都将大量应用AI技术,小米将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AI公司。成为AI公司不只是可以帮助小米将现有业务线做得更好,也可以抓住正在快速崛起的IoT市场。

既然决定将AI当成核心战略,技术高投入就必不可少。不出意外的话,小米一定会加大AI技术的投入,包括但不限于挖人、建立类似于百度研究院/阿里达摩院/华为方舟实验室这样的高端研究机构,此前,小米已投资1000万与武汉大学共同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相对于阿里、华为动辄千亿百亿的投入,远远不足。

小米在上市前夕,被外界质疑的关键问题就是研发投入不足,招股书显示,小米2015年至2017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5.11亿元、21.04亿元和31.51亿元人民币,占营收比例分别是2.26%、3.07%和2.75%,这个比例远低于华为、百度等技术驱动公司。从今天宣布AI战略来看,上市后的小米在研发上的投入只会越来越大,也只有不吝惜在AI等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小米才能真正成为AI公司。

小米跟腾讯正在越来越像

在互联网巨头间,小米推出AI战略的时间是最晚的,然而进展却是最快的,在我看来,关键还是小米的技术理念向腾讯看齐,就是先有问题再找技术来解决,而不是先储备技术再去找问题,百度、Google和华为等技术驱动的公司,就是先有研究院这样的机构做出很强的技术,再去落地。

小米上市前夕,雷军说,小米=苹果*腾讯,没有说苹果*阿里,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从潜意识来看,小米跟腾讯更像,是一家产品驱动的公司,不同的是,腾讯做软件,小米软硬件结合,通过产品驱动业务的思路,让小米跟腾讯一样都有着产品经理思维:先发现市场上的问题,分析用户、需求和市场,再找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只是手段,而不是资产。

当马化腾在谈人工智能的要素时,将“场景”放在“人才”“计算力”“数据”的前面,也是出于这样的潜意识,在他看来,场景就是市场,“去思考把技术应用在什么情景下,是不是高频和用户接触?研究院、研发团队,如果没有场景落地、平台业务支持,基本上很难往下走。”

观察腾讯不难发现,它对技术投入的理念确实是先有场景再找技术,因此也被人诟病研发投入不足,甚至有人说腾讯是站在巨人肩上,因为它总是在别人去探索技术到一定成熟度后才伺机入场,做收割者。理论上来说,这很大程度避免了技术的浪费,也可以避免“给他人做嫁衣”,这样做的风险也有,如果别人掌握了新技术,率先应用在业务,更好地解决了你在解决的问题时,你就有被颠覆的可能,因此,抓住技术曲线变化规律,找准时机入场这一点十分关键。

小米的做法跟腾讯是相似的,先看市场,是否存在高价低质问题,如果有就看是否是千亿级市场,是就推出一个新品类。当进入足够多的品类、销售足够多的产品后,小米的设备也越来越多,且都是互联互通的,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何将这种互联互通转化为用户的整体体验?毕竟用户需要的不是互联互通本身。如何将这些设备获取的数据的价值进行充分挖掘?AI就是最佳答案。

小米跟腾讯相似的还有重要一点,在我看来是牢牢黏住用户的能力。

腾讯推出数百个产品,再通过账户体系和社交关系链将这些产品整合为一个超级平台;小米开拓一个又一个产品线,再将这些产品通过IoT连接成为超级平台。有了超级平台,就有了新的玩法,关于此我比较认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的观点。

曹和平认为,“小米为海量的用户群提供俱乐部产品式的服务,是代表未来的第四代互联网公司。”第一代是门户、第二代是搜索,第三代是电商,第四代则是“拥有海量的用户,提供俱乐部产品式(Club-goods)的服务”的具有超级应用属性的公司,比如小米、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他们给用户不断加载新产品,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他们的用户也很难被对手给夺走。

当用户成为“企业俱乐部”成员后,对用户的争夺就不再是产品/运营/市场层面的事情,而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俱乐部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要想将其瓦解也是难上加难,小米黏住用户的不只是有极致性价比的理念形成的粉丝经济,还有基于IoT和AI技术形成的完整体验,单个或者几个硬件做得再好都无法超越,说到底小米俱乐部模式本身就是竞争力,IoT、AI从技术层面对其进一步强化。

看到这里,你就会发现,我们再去讨论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意义已经不大了,因为互联网公司已经是过去式,正如易凯资本王冉前段时间的分享:“今天所有新模式下的新公司三四年后都会变成传统公司,因此它们的估值逻辑在那个时候必须回归传统产业的估值逻辑(对很多行业来说这意味着15-30倍的市盈率)”。未来拥有高市盈率的公司,一定是很好地利用下一代技术实现新增长的公司,在我看来,下一代技术只有一个答案,就是AI。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米不只要做互联网公司,还要成为AI公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jg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