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夜游宫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3-22 12:45 被阅读0次
夜读:夜游宫2

陆游有大量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记梦诗,在他的词作里也有。这首《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主题也正是这样。师伯浑是陆游认为很有本事的一个人,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同心同调,所以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

因此,这首词亦可称作是向志同道合的友人抒吐心怀之作。上片描写的梦中所见景象“关河”“雁门”“青海”都是南宋当时重要的西北边防重地。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

上片描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生动摹写,把读者吸引到作者描绘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

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

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自然巧妙地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重重变得悲凉,而凄凉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报国的热情之火却在熊熊燃烧。自许封侯万里之外的信念,是何等的执着!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牢记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陆游的爱国主义情结,可以说是贯穿其一生,体现在他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激励着无数的中华热血好儿男,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统一。

“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逼真的梦境和强烈的现实感,使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沉雄豪迈激昂的笔调,勾勒出雄浑壮阔的境界,渲染着浓烈真挚的爱国热情,启迪着无数中华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关文章

  • 夜读:夜游宫

    夜游归来,重温经典,静心赏读周邦彦的《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一抹斜阳,透过树叶照在水面,江水翻卷着细细的浪花,深...

  • 夜游宫

    昨夜狂风骤起,几处落花,几点雨? 谁念衾凤枕鸳孤。 忆往事,难成眠,向何处? 岭南梦几度。 荔枝又红别处路。 慵自...

  • 夜游宫

    夜雨乱红穿空, 转流光, 临君梦。 独凭冰栏千年, 华发落, 玉阶残, 江月冷。 似梦还醒复梦, 一声声, 嬉笑凝...

  • 夜游宫

    现·柴骞诺 寄语红桥桥下水,共携手处叶凉吹。 星数萤点点人静,梦游九天揽月慰。

  • 《夜游宫》

    宋 ·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

  • 夜游宫

    夜游宫 元夕 十五人间月色,倩谁问,天宫来客。玉殿琼楼似今夕?上元时,转青灯,花火急。 霜角无人立,折花影,清...

  • 夜游宫

    厌倦霓虹浮华,且偷闲,独步树下。 不知何处广寒宫,墨天外,云匆匆,正朦胧。 取酒独酌无花,却喜那,清辉如纱。 遍寻...

  • 夜游宫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

  • 夜游宫

    一缕飞纱暗恼。轻别离、万重烟小。亭树心霜几川道?半梭月,数巅石,雪中草。 再聚归期缈。落影斜、狂癫...

  • 夜游宫

    梦醒长灯银霞,幕夜深、北风未央。清冷山河群芳乱。江头客,三秋月,十里残。 魂断蓝桥外,回首处、蒹葭不再。潼关相望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夜游宫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cv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