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学校教育
成稿,因型而异 ——《写作,并非难事》读书笔记6

成稿,因型而异 ——《写作,并非难事》读书笔记6

作者: 大雁南飞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2:36 被阅读15次

    成稿,因型而异

    ——《写作,并非难事》读书笔记6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写作也一样。本书在前4章里描述了写作的共性部分,第5章“成稿,因型而异”则结合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8种写作类型分别进行阐述,给予一线教师更具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一、经验提炼

    1.经验类的文章不能只是简单的据实记录,需要整理,更需要提升经验的价值。

    2.经验的提升需要写作者有一定的理论,但是不能只是碎片化的、标签似的理论,需要深入的思考,使得“事”与“理”深度融合。

    二、教学设计

    一线教师对此类文章最为熟悉,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写教学设计,然后在课堂上给予实施。这类文章不能想当然,必须充分考虑教材、课标、学情等因素。

    1.解读教材,明确基本内容;解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解读学情,明确起点。(为了更好的了解学情,前测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2.写清楚教学设计流程,突出重难点,各环节目标等。

    3.写预设——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考路径,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充分的预设,并提前做好对应的引导策略,以便更好的调控生成。

    数学教师的任务是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因此,必须充分学生的逻辑与现实起点,考虑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切记不能一厢情愿的成人化思维。

    三、教学叙事

    读这一章节的时候,让我想到了钟杰老师说的话:“文章前面是对事件本身的描述,后面则通过这个事件反映出一个道理。”简言之,教学叙事要故事与感悟相互交融。个人理解,这类文章最适合一线教师写作,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从纪实故事走向精彩故事。

    2. 从精彩故事走向经典叙事。故事本身是基础,深刻的感悟是关键。

    四、教学反思

    一线教师在上了一节课后,学校教研部门都会要求写教学反思。但多数情况只是附在教案的后面,以备检查,未加整理、提升,根本不具有反思的效果。反思要以已经发生的事实为依据,要达到提升,改进的目的。而不是,应付检查的目的。

    1. 反思要关注教材,教材上的内容是否适应当下的孩子,是有更好的题材来突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仅仅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相关的解题技能,已远远无法满足个体对于数学学习的价值期待。

    2. 反思要关注生成。

    3. 反思要关注重建。反思本身并不是目的,反思后的重建至关重要。

    五、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更侧重于通过他人案例的评析,以傍观者的身份进行客观地分析,析中有评、评中有赏,赏中有思。

    经常在想,案例评析特别好。因为看到很多的杂志都是教学实录与案例评析以组稿的形式出现。相当于,一篇案例评析常常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两篇文章。但现实是,这种美好往往很难发生。因为:1,一线教师可能还达不到这个写作功底;2,当我们一线教师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精彩课例的时候,在当时的第一时间里,这些事情都已经完成了。

    对案例的评析绝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抓住某一情节、学生的某个生成等,并恰当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方式进行有重点的聚焦式的评析。教师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取决于肉眼,还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思维。只要能够静心去对待,并用合适的方法加以梳理与表达,则不仅可以辨天道之曲,更可得思索之乐,享成长之趣。

    六、课题总结

        课题总结,就是课题结题报告。对一线教师来说,也是很熟悉的一种写作类型。课题总结要体现课题开展过程以及思考,基于做,重于思。对成果的描述要兼顾到显性成果与隐形成果。

    1. 过程要真实,尊重事实,注重客观性。

    2. 结果展现,饱满创新。呈现数据的时候,要有数据的对比性,让数据更好的反应主题。

    3. 细节感悟,画龙点睛促完美。

    七、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相对于课题来说,范围更小,具有小切口,深挖掘的特点。课例研究写作应以事件矛盾冲突为主线展开。课例不能平铺直叙,枯燥乏味,而要引人入胜,有中心,有主题,力图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使得他人能从课例中“学有所获”。

    八、争鸣言论

    这类文章需要作者有广泛的阅读,批判的精神、敏锐的思维。一般来说,我们一线教师达不到这个水准。书中记录的张奠宙与张丹两人之间就“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这一块的争鸣特别有意思。简记如下:

    张丹提出应让孩子在理解了算理以后再进行算法归纳。文章提到――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探索如何计算的过程;或者当学生刚刚探索出方法后,教师立即就引导学生学习竖式;在对竖式还未真正内化的情况下,又开始引导学生学习‘简化’的竖式。这样仓促地同时完成几个内容的教学,就可能造成学生因为没有真正理解竖式每一步的算理而只好强行记住了法则。

    张奠宙针对张丹一定要先理解算理再掌握算法的观点,进行质疑与质问,指出张丹“在事先理解和事后逐步完成理解的处理上有一些片面性”;并给出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可以先模仿再在模仿中获得算理的理解。

    针对《丹文》中所表述的“在40个学生中,约半数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竖式算法,而另半数则不会。对不会的学生仍然要他们自已设计算法,让学生在不断犯错、纠错,最后让学生从不规范中归纳出范来”,指出这样做是可能花费教学的时间,而部分学生依然无法明白算理。”

    然后,张奠宙用反例和比喻加以强化自己的观点:“比如孩子从小跟父母学习说话,也是先模仿会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说。小学生会背唐诗,对其意义并不十分理解。尤其是认识方块字,难道要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隶书等一步步如何演变来进行教学吗?”

    九、综述报道

    综述报道一般包含“综”与“述”两个方面。“综”是“画龙”,让人知其概貌;“述”是“点睛”,让人知道其精髓。一般来说,学校信息中心的人员需要这一块的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稿,因型而异 ——《写作,并非难事》读书笔记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ih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