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校教育课程的逻辑——钟启泉
卫兵读书笔记之七:在研究性学习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卫兵读书笔记之七:在研究性学习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 卫兵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20:34 被阅读21次

           我国轰轰烈烈倡导实施研究性学习,大概自2006年开始。这是课程文化的一场革命,其对学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不必多言,你我都懂的!

           但对教师的重要性、必要性就需要多啰嗦一些,因为很多教师是不一定懂的!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可以相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会为广大一线教师增长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最广阔的天地。

           为什么可以这样坚信呢?

           中学教学改革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强调课堂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结论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同时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微科研”的过程。

           这恰好符合教学改革的趋势,也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发生变化,教师不再充当知识“权威”的角色,而是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从理论和方法上给学生提供精准适宜的可操作性地指导。

           纵观理论和实践来看,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有效、成功地开展与深入推进,教师是关键。教师真正“走进”而不是“走近”研究性学习,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一、做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如果仅仅充当知识传授者角色,就会禁锢学生头脑,不利于其自主探究。由此,教师角色必须做出适应开放式教育的转换——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的“导师”。

           1.能够根据学生的智力、风格、个性、兴趣、特长等,引领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自我发展。

           2.能够提出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以及思考的问题,指引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深入探索,自主学习。

           3.能够给予适时、适当的指点和支持,助力学生坚持付出较大努力,不断攻坚克难,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做学习方法的传递者

           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最必要的。由此,教师的角色必须做出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方法的传递者。

           1.能够既帮助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能够适时、适当点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掌握关键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培养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能够引领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或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有效地学习和探究。

           三、做创造能力的促进者

           大凡培养人才,都要培养其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获取间接知识经验被视为获取直接知识经验的基础和手段,教师需要越来越多地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能够树立创造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作职业神圣使命之一;

           2.能够积极主动开展创造性工作,以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促进学生萌发创新意识,涵养创新能力;

           3.能够积极主动创造各种机会,指引学生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以解决实际问题或创造出作品、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主体性活动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做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课题各不相同,教师对学生课题的答案事先并不很明确,因此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复存在,将学生引导到早有的标准答案上的指导策略已不能再用,这需要教师能够像导师一样,建立起新的指导策略。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相对分散、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各研究小组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质量自然也有较大差距;由于各研究小组研究侧重点不同,会面临不同的困难问题,还会产生各种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等,这又需要教师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1.能够科学指导学生研究思路、方法、信息资料来源等,一方面抓住学生可贵的研究意向,另一方面则运用自身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点到为止”,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2.能够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之间的汇报和交流,一旦发现课题组活动质量有问题,及时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树立团队意识,协同作战,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五、做教书育人的研究者

           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曾提出:“教师不仅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而且也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段。”我国的教育实验工作者也深深地认识到,“教育实验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应当是既会教学又会科研的学者型教师。”20世纪中后期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呈现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的关系,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成为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科研型教师。

           研究性学习本身的特征也促使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研究者。一方面,研究性学习是以微科研的方式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基本的科研能力,能够善于在教学生涯中发现课题、勤于研究。而要进行研究,就要懂得课题研究的程序,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只有逐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才能以自己严谨的科研风格和良好的科研能力启发和熏陶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要经常自觉地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研究总结规律,用以指导教学。

           综上所述,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把握好平等性、引导性、研究性的角色定位,具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角色能力;长期以往,能不达成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卫兵读书笔记之七:在研究性学习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u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