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剪影历史艺术之家
探访紫禁城里的学问与生活 | 研学

探访紫禁城里的学问与生活 | 研学

作者: 阎耀永 | 来源:发表于2017-06-18 21:51 被阅读117次

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解读身边的历史,在时空交错处,找到置身之所。

北京访古系列

从孔庙看明清的教育;

从故宫看帝王治理;

从西洋教士,看中西的差异和现代社会的起源;

从五四运动看民众的力量和王朝结束的必然;

从北京胡同看人们在时代大潮中的沉浮。

断虹桥狮子

北京近距边关,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作为京师?

皇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它的设计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东宫和西宫在什么地方?

明朝的三省六部在哪里,清朝军机处在哪里?

紫禁城如何进行安全防卫?

等级制度在建筑上如何呈现?

每天皇帝早朝吗?

为什么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而不是在金銮殿?

一座明清两代的皇宫,安步当车,留心那些文字、彩画和结构,一些真实和信息会破空而来,冲破数百年的阻隔。

这就是考古和访古的意义所在。

内廷

我们希冀从典籍中探寻先贤智慧,接近古人思想。实地走访,身临其境,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深深地浸润于文化之中。

文华殿

进午门以后,向东是文华殿,向西为武英殿。

文华殿,明代曾为皇太子的居所,清代是举行经筵的地方。这里是整个紫禁城书香味道最浓郁的地方。

文华殿当做太子居所的时候,殿顶的琉璃瓦是绿色的;当它重为皇帝所用之后,琉璃瓦又改回了黄色。但这里依然有紫禁城很特别的琉璃瓦:黑色。它属于文华殿后边的文渊阁。

文渊阁

文渊阁,是为了收藏四库全书而建。它的样子模仿了宁波的天一阁,从外面看是两层,实际里边是三层。

无论是黑色的琉璃瓦殿顶,还是殿前的楹联,都迫切地传递着一个期望:以水克火。

行走

故宫是庞大的一组建筑,外朝,内廷,规制严明,蕴含丰富。每一处,都掩藏着无数故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今,那些匾额、楹联等留下来的文字,默默透露着主人的所思所想,成为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故宫不只有熙来攘往的人群,也有或精致或自然的诸多小景。摘取两处与大家分享,都是初夏的象征呢!


石榴

阮郎归·初夏鉴赏

苏轼(宋)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蜀葵

蜀葵花歌

岑参(唐)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相关文章

  • 探访紫禁城里的学问与生活 | 研学

    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解读身边的历史,在时空交错处,找到置身之所。 北京访古系列 从孔庙看明清的教育; 从故宫看帝王...

  • 探访紫禁城

    以前走紫禁城精华路线--中轴线的时候会远远望见西边一排玻璃的二层楼,总是不自觉猜想那里是什么呢?一直想去紫禁城深处...

  • 三年级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一、课程背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课程是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亲自体验与感悟,...

  • “归园田居·都市小农夫”亲子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重庆研学,渝你研学,与你一起成长! 都市小农夫 亲子研学活动 YANXUE 研学 都市小农夫 农耕劳动研学对孩子们...

  • 研学里“研”的味道

    好像是最近才开始思考“研学”这个词语,大概是二十天前,区上发出一个收集关于“研学”论文获奖的调查通知。 当时有些不...

  • “一“舰”倾心,驭见真我”·重庆站圆满落幕

    重庆研学,渝你研学,与你一起成长!

  • 喜欢

    学与问 了解世界 了解自己 求学问的生机 生活的热爱 热爱之专注

  • 生活里的学问

    星期六我和妈妈在花市上买回了一株猪笼草。听说猪笼草可以吃昆虫,行不行啊?听说虫吃草,没听说过草吃虫呢?带着好奇心的...

  • 紫禁城随想——研学日记之四

    走完故宫博物院,这座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皇家宫殿,我心中感慨万千。 我更愿意称它为紫禁城,因为它的金碧辉煌 ...

  • 心学笔记08

    心学,是快乐生活的学问。 心学,超越古今,直指人心的学问。 心学,不是成功学,不是名利学,不是满足自己私欲的学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访紫禁城里的学问与生活 | 研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lw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