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哲思
生死这件事,家长该怎么教?

生死这件事,家长该怎么教?

作者: 德贤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9-22 02:53 被阅读0次

中国的父母似乎向来不善言辞,特别是对于家人,极少有听闻对伴侣,父母,子女把爱溢于言表,随时表达,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美国人的爱太轻易太廉价,好像能脱口而出的话语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中式的教育观提醒我们,爱是一个很深沉很慎重的字眼,意味着承诺和兑现,责任和努力,太意义深重而不便诉说。

庆幸遇见大叔,虽是中国人却从不拘泥于国人世俗的观念,大叔爱我,每天都要说,心思清明的大叔明白,爱要说出口才有意义,就如同他现在不能陪伴在我身边,必须要让我知道,爱的供养源源不断。

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生死和性,这些文化传统里默认的缄口不言的话,似乎只要孩子长大了就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无师自通,无须担心,无用多言。其实不然,即使孩子终将会长大,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了解到这些事实真相,但在困惑而不得解的少年时代,他们最需要真相的年纪,那些抓耳挠腮的疑惑只会嚷他们沉迷其中,茫然而不知所以,这时候开明的父母就成了孩子们的钥匙,破解了他生而为人的探索。

“我不喜欢妈妈,因为我没有妈妈,我妈妈死了,再也不回来了,她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要走很久。”听到小以琳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脑海之中浮现了一个慈眉善目的父亲对孩子的温柔解释。他把死这么沉重的话题说得简单鲜活,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冷静客观的叙述,“去了远方旅行,再也不能回来了”孩子或许还不能理解为什么妈妈要去旅行,但她已经知道每个人总有一天要离开自己亲爱的人,一个人上路,一去不复返。这是人生的真相,认识了本质才能坦然自若的谈论和接受生死。

她的神情并不悲伤,她或许只是有点儿遗憾,为什么妈妈不能多陪在自己身边,别人都有妈妈,自己却没有。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不能继续下去。没有母亲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她只不过比别的小朋友提前体验了没有妈妈的日子,毕竟所有人都会失去妈妈,只是早晚的差别而已,人生的快乐还是得自己去寻找。

愿小以琳健康成长,无忧无虑,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意义,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

相关文章

  • 生死这件事,家长该怎么教?

    中国的父母似乎向来不善言辞,特别是对于家人,极少有听闻对伴侣,父母,子女把爱溢于言表,随时表达,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

  • 压垮老师的,也只需要一个家长群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近日,一名家长的“怒吼”火了。该家长在视频中吐槽: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

  • 【这句话怎么说】

    这句话怎么说 这口酒怎么喝 这扇窗户该怎么开 这条马路该怎么过 这个字该怎么写 这个谜怎么破 这件事该谁来说 这道...

  • 财富游戏活动招募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健康富有 然而,现实生活中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谈“钱” 你不教他,社会就去教他 ...

  • 该怎么教

    连续两次八年级语文考得差,没有一个八十分,问题在哪,问题在哪?班主任已经找上门了,上一次我很感谢他对我的信任说:我...

  • 孩子性格太内向有什么方法吗

    有家长说,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该怎么教呢?从沟通开始吧。该怎么跟孩子交流呢,善于并耐心倾听。不要冲撞或打击孩...

  • 教幼儿识字,要教他们学以致用!

    很多家长困惑该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识字要怎么教等问题,小编给各位家长一个建议教幼儿识字应从3到8岁开始,使用无图的识...

  • 一份作业,家长看到进步,老师评为最差,怎么办?

    一位读者留言:女儿很用心写的作文,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很满意,但是老师却把这作业列为差等。这可该怎么办? 这件事...

  • 学龄前孩子的认知训练(九)

    28-30个月 1、家长继续教宝宝识字、认识数字、数数、学习英语。 2、教宝宝知道该怎么办。如:口渴时要喝水,肚子...

  • 童话教学,做好阅读点灯人

    ——亲近母语分享课《童话怎么教》听后有感 童话该怎么读?童话作品该怎么教?这是很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死这件事,家长该怎么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dy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