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计划了一天要做的事情,想要变得更好,可是结果却只做了一点,或者完全没做。你感到沮丧,也不明白怎么做才对。
我也曾这样。
一年以前,我心里也抱着梦想,想变得更好。我是一个老师,平时忙,但我们每周都有休息日,每年有寒暑假。当忙的时候,就想着坚持到放假,我就要好好安排和计划学习。
结果,每一个假日都浪费了,总是自责,也感觉走不近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自己了。
我的变化是最近一年,开始了线上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了一个关键方法:内力不足,就寻找外力。
我们因为有共同的目标:通过写作自我成长。几个伙伴就组成了一个群,每天互相督促和监督。如果对自己比较狠,就跟隔壁群一样,没有完成当日清单就要发500元到群里(土豪群,但效果真的倍儿好!)
伙伴们一起做清单活动,甚至是要红包,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动力。
一是,我们在团体中,会有跟群体保持一致的趋势,因为大家有从众心理,同时,如果你做不到,那在众目睽睽之下,你也会感到丢脸。
二是,约定好做不好当天的事情就发红包。钱可以让人重视起事情来。以前你不做任务,也没损失,现在有了。如果你做好任务,你就相当于留住了500元(或者定其它数额)。
就这样,我们坚持日更两个月。最近我开始借用伙伴的外力,每天两只青蛙必须做好,不然就发100元红包。果真有一天损失了100元,当时开始,我就自动乖巧,每天认真按清单去做。
除此,你也可以找几个伙伴,私下订立互相督促的关系。
比如,我已经每日复盘27周了,我能坚持这么久,是因为我跟四个小伙伴约好,每天完成复盘后发给她们,她们也可以给我反馈。
效果是好的。因为当你开口说了,对方答应了,就有一个口头契约,对于我这种【自责型】的人来说,我是宁折也不愿意被别人嘲笑和看不起的。
这种方法,其实早在清朝,曾国藩就用过。
曾国藩自从30岁定下学做圣人之志,他脱胎换骨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反思(复盘)提高了他的学习效率,十年七迁,晋十级,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最终达到立功立言立德的三不朽状态。
那他是如何坚持每天记日记呢?
关键是他写完之后,按照他朋友倭仁的建议,把日记送给朋友传阅。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行为坦诚地公布在朋友面前,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
所以,曾国藩之所有功成大业,是因为利用了外力的缘故。
最后,我要分享的是,如果你想改变自己拖延、懒散,你想向更好的自己靠近,要让自己有动力,就寻找外力吧。毕竟,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成。
网友评论